![]() ![]() |
|
股市技术分析总汇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投资 | |
|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3、股价下跌,跌至平均线下方,而平均线在短其内依然继续向上移动,也是买入信号。 4、股价在平均线下方变动,突然暴跌,距离平均线十分远,这是超卖现象,自然有可能回升,向平均线靠近,这是买入时机。 5、股价变动是上升趋势,自然平均线上方移动,因上涨幅度可观,离平均线越来越远,表示近期内购买股票者皆已获利,随时会产生回吐压力,是卖出时机。 6、移动平均线的方向由向上变动逐渐转为水平,而股价从平均线上方跌至平均线下方时,说明抛压增大,是卖出时机。 7、股价变动在平均线下方,反弹时没能越过平均线,而且平均线,也已改变移动方向,从趋于水平转而向下走,此为较佳的卖出机会。 8、股价在平均线附近徘徊,而平均线继续下走,也为卖出时机。 >> 多空指数<BBI> 多空指数是一种关于不同日数移动平均线的综合指标,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条共认的使用法则,理论界一直为中短期的移动平均线究竟采用多少天数更为合理争论不休,而多空指数则通过将几条不同日数移动平均线加权平均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将3日、6日、12日和24日的四种平均股价(或指数)作为计算的参数。 从多空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多空指数的数值分别包含了不同日数移动平均线的部分权值,这是一种将不同日数的移动平均值再平均的数值,从而分别代表了各条平均线的“利益”。事实上,多空指数是移动平均原理的特殊产物。因此,在使用时,多空指数的主要应用特点如下: 1、股价在高价区以收市价跌破多空线为卖出信号。 2、股价在低价区以收市价突破多空线为买入信号。 3、多空指数由下向上递增,股价在多空线上方,表明多头势强,可以继续持股。 4、多空指数由上向下递减,股价在多空线下方,表明空头势强,一般不宜买入。 >> 抛物式转向<SAR> 抛物线转向也称停损点转向,是利用抛物线方式,随时调整停损点位置以观察买卖点。由于停损点(又称转向点SAR)以弧形的方式移动, 故称之为抛物线转向指标。 一、运用原则 买卖的进出时机是价位穿过SAR时,也就是向下跌破SAR 便卖出, 向上越过SAR就买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二、功能分析 1、操作简单,买卖点明确,出现讯号即可进行。 2、SAR与实际价格、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可适应不同型态股价之波动特性。 3、计算与绘图较复杂。 4、盘局中,经常交替出现讯号,失误率高。 >> 平滑差异法<MACD> 一、MACD理论 MACD英文全名为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中文直译为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其原理是运用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功能,加以双重平滑运算,用以研判股票的买进与卖出时机和信号。为时下欧美流行且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 运用移动平均线作为买卖时机的判断,最头痛的莫过于碰上牛皮盘档的行情,此时所有的买卖几乎一无是处,谈不上任何绩效收益。但是趋势明显时,又能获得极大利润成效。根据移动平均线原理发展出来的MACD,一则去掉了移动平均线频繁发出虚假信号的缺陷,二则能确保移动平均线最大战果的功用。 以移动平均线的特性而言,在一段真正持续的涨势中,该股票或商品价格的快速(短期)移动平均线与慢速(长期)移动平均线间的距离必将愈拉愈远(即两者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涨势若是趋于缓慢,则两者之间的距离也必然缩小,甚至互相交叉。同样的,在持续跌势中,快速线在慢速线之下,相互之间的距离也愈拉愈远。 MACD在应用上应先行计算出快速(一般选12日)移动平均数值与慢速(一般选26日)移动平均数值。以这两个数值作为测量两者(快速与慢速线)间的“差离值”依据。所谓“差离值”(DIF),即12日EMA数值减去26日EMA数值。 因此,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值(+DIF)会愈来愈大。反之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DIF),也愈来愈大。至于行情开始回转,正或负差离值要缩小到怎样的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转的信号。MACD的反转信号界定为“差离值”的9日移动平均值(9日EMA)。 二、MACD的买卖时机 MACD在买卖交易的判断上,有如下几个判断准则: 1、“差离值”(DIF)与“差离平均值”(DEA)在0轴线之上, 市场趋向为牛市。两者在0轴之下则为熊市。 2、“差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