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第三条,要有持续充沛的自由现金流(FCF)
巴菲特非常在意公司产生自由现金流(FCF)的能力。FCF是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 - 公司对营运资金与资本性开支(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巴菲特喜欢FCF和喜欢ROE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希望能找到不必通过股东的后续投入或举债就能实现业绩和现金流的增长或至少保持稳定,这当然在投资者眼里是好公司了。
比如在巴菲特投资记录里的一次罕见投资-“TCA电信”,这家公司在1999年巴菲特买入时估值已高高在上,本不符合巴菲特买价值型便宜股的思路,但是它每年1亿美元以上FCF还是构成极大诱惑,虽然买的时候很贵,但还是一次成功的投资。到2005年时,“COX电信”巨资收购了“TCA”,巴菲特成功退出。
如果说ROE是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帐面利润,FCF就是给股东带来的真金白银。但是,对于当前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都有很强的业务扩张冲动和机遇,每年对营运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支出都在增长,FCF这个指标势必看上去不会太漂亮,如果仅因为公司的FCF因为资本性开支巨大表现不佳而失去投资者青睐,恐怕很难找到满意的A股公司,会失去很多机会。
在A股这个新兴市场里,成长性更为主要,即便是那些在成熟市场里被视为防守型和收益型的股票,在中国也面临有很多业务扩张机会,这是由整体经济都处在投入期决定的。所以,对经营性现金流是要重点关注,来判定其盈利质量,但对FCF则不必太苛刻,只要公司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就好。
第四条,低负债
巴菲特青睐低负债公司的理由不适合于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巴菲特入主两家保险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险”,表面上说是因为这两家公司负债率极低,实际上巴菲特是看中两家保险商每年手上有两百多亿美元的闲散资金可供他投资使用。
所以,除非投资者是想去相对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否者低负债不能成为一项选股的决定因素。当然,如果资产负债率长期在50%,甚至70%以上的公司,也是很麻烦的,但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低于10%,也不完全是好事,很可能说明这家公司安于现状,不敢投入或没有投入的机会,未来成长性就值得怀疑。在A股市场,选择资产负债率在20%-50%的公司是更实际的标准。
第五条,优秀的管理层
巴菲特说过,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他会亲自通过各种渠道来求证公司管理层是否值得信赖,他所看上的管理层都是把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收入则是其次。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巴菲特和他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层都明白究竟什么是确保卓越的因素,这不是仅靠金钱的奖励就能办到。
前面的选股标准多少都可以量化,但选人就很复杂了,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普通投资者甚至是机构投资者,很少有能像巴菲特那样火眼精精,也较少有和公司高管密切沟通的机会。如果不能亲自判断,也别道听途说,把握不了的东西就最好别作为投资依据。作为一个主要靠媒体宣传了解公司高管的普通投资者,不能以“我相信谁谁谁”来作为投资持股的关键依据,把握公司及所在行业基本面变动才是更靠得住,更实际的做法。
总结
关于巴菲特,有一点不必怀疑:他所说的话都是对的,但是,只适合于他本人或他所在的那个市场,其他人仅照搬方法恐怕很难奏效。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去学习任何人的所谓选股标准,而是理解其背后的道理,结合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在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领域活学活用。(《从新手到高手》节选文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