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电话会议主题:“爱在深秋”行情圆满,中级反弹继续补涨
电话会议时间:2015年11月9日 下午3:15
主讲人
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A股策略最新观点;
资深策略分析师【李彦霖】:预期差+新催化剂,国企改革行情将强势归来
大家好,我是张忆东。今天和大家讨论两个内容,第一部分由我向大家汇报下阶段A股行情观点,第二部分由资深策略分析师李彦霖向大家汇报周末发布的国企改革最新报告。
第一部分:行情观点——“爱在深秋”行情圆满,中级反弹继续补涨(张忆东)
这是我们周末所发报告的标题,既是对过去近两个月“深秋”行情的总结,又承上启下对年底之前行情的展望。可以说,这轮“爱在深秋”行情非常圆满,从9月中旬我们发布《爱在深秋》报告开始到11月8号立冬为止,期间创业板指反弹幅度接近50%,上证综指反弹幅度也接近20%。秋天已过,但是,中级反弹行情还将继续,我也会在下面的汇报中分析逻辑、行情格局,以及相关的投资策略,包括风格是否会切换以及相应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第一个观点——行情的主逻辑来依然完好,这段中级行情在深秋之后还将延续
我们之前提出的“爱在深秋”中级行情的主逻辑依然完好、主要矛盾也没有改变,具体而言就是汇率稳定的前提下,钱多、资产荒、稳增长所带来的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及风险偏好提升。
此轮中级行情的主逻辑没有改变,至少可从四个方面来论证,因此,行情能够延续下去。
1)“放水”仍在继续,最近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非常积极,投资者对经济的担忧减弱,对于明年的经济预期开始改善。
2)内政外交的亮点颇多,诸如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台海方面都有突破,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
3)“国家牛市”的预期再次趋于强烈。我们在9月初提出,当市场回暖之后投资者这又将会重提 “钱多、经济差,被利用的牛市”,果然被言中。
4)空头回补仍有力量,包括私募、保险及个人投资者在内的各种投资者仓位依然能够提升,并且越晚参与这轮行情的投资者,对后续行情的预期将会越高,对于牛市的期待越大。姑且不论是否有增量资金进场,就靠存量资金仓位的提升也是能支持这轮行情延续补涨。
第二个观点:中级行情进入下半场,立冬至年底的涨幅将小于深秋行情
虽然现在市场情绪已经明显恢复,三根阳线改变理念,市场热点不断兴起,两市净融资额的快速提升,但是,我仍然要给大家一些理性的提醒——市场情绪往往是后知后觉的,所以,得意但不可忘形,行情不会重演上半年的逼空式疯牛,需要降低收益率预期。
首先,从博弈的角度看,中级行情进入下半场,随着行情热点的扩散以及行情进入三季度成交密集区,行情上涨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大,呈现震荡蓄势、拾级而上。我们在9月初提出“爱在深秋”行情是“决胜于新兴成长股”,而现在行情已经从不太消耗资金的中小盘新兴成长股行情,扩散到了以券商为主的主板价值股落后补涨行情,后者多为交易型机会,因此对于资金的消耗更大。另外,行情进入到三季度成交密集区(大盘3650-4100点)面临“解放”套牢盘和防止获利盘回吐的重重压力,尽管我们认为,四季度指数仍然能够向上拓展空间,但是这种突破会消耗大量的资金。简言之,这轮中级反弹行情后续还会延续,但是中级行情已经进入了下半场,进入补涨阶段,且在三季度成交密集区有震荡。
其次,考虑到近期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则11月份指数表现可能比10月底预期的强些。我当时判断11月指数将是箱体震荡,之后再继续跨年度行情,直到明年春节,因此10月底发布11月策略《深秋过后,降低收益率预期》提出“11月8号立冬之后,指数大概率箱体震荡,指数收益率会低于深秋阶段;11月行情超预期向上的驱动力来自风险偏好提升,吸引增量资金,则指数的反弹有望延续强势”。近期,“五中全会”、“习马会”、叠加券商股板块连续涨停的带动下,A股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从而延续指数反弹的强势。
第三,涨幅将有望收窄,我依然维持立冬之后的行情涨幅会比10月份略弱的判断。上周的周一、周二市场调整之时,市场情绪悲观,我们辟谣、给大家鼓劲;现在市场情绪亢奋,我们再把辟谣的话拿出来,又可以作为理性提醒——降低收益率的预期,并不是看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是上涨幅度相比较深秋行情要弱一些,同时震荡幅度会大一些。拭目以待,在冲击三季度成交密集区时,难以重现上半年“疯牛”格局,理由如下:
1)市场情绪往往是后知后觉的,越涨越要考虑风险收益比,切记得意但不可忘形。中期看,风险往往是涨出来的,而机会往往是跌出来;但短期,投资者行为会随情绪而波动,随大流地贪婪和恐惧,特别是A股这样散户化特征强的市场,羊群效应明显,越涨越亢奋,越涨越有故事,尤其是在行情后期的补涨阶段,稍微有点可炒作的题材就能大涨。这几天各大机构和舆论又开始重提牛市,完全符合我们在9月中旬“爱在深秋”报告中所预见的“深秋行情动能四:风险偏好回暖,政策呵护的逻辑重提"被利用的牛市"。上述现象恰恰反应出后知后觉的投资者已经入场,这时,我们应该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因为市场亢奋时,往往也是“非专业投资者”进来买单的时候。总结来看,深秋行情上涨之后,基数提高,即使指数短期快涨、吸引大众眼球,但风险衡量之后的赚钱效应在缩小;而且流通市值规模的扩张,对资金的消耗更大,更快到达资金和筹码匹配度的临界值。
2)关于此次IPO对行情的影响,重点不在于IPO重启本身,而在于当市场恢复正常化之后国家队退出的节奏及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此次IPO重启伴,修改申购制度以体现监管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