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某些品种的边缘化。”中投天琪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雷希望,国内更多地借鉴国外市场在期货品种选择上的技巧,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原发性需求,达到有针对性、高效地推出新品种。 中国证券报:对于国内期市的“孪生”品种,您认为彼此间应当是怎么一种关系?不可否认,目前有一些品种成交清淡甚至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必然还是可以避免的情况? 李雷:既然“孪生”期货品种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完善产业结构,那么其活跃性的差异不能过大,否则不活跃品种就丧失了设置的意义。目前有一些品种成交清淡甚至被边缘化,这种状况可以通过交易制度改革、做市商制度等措施避免,但部分品种长期不活跃又有一定的必然性。从不活跃的原因来看,豆二期货不活跃主要是因为制度设计不合理,而线材和硬麦合约不活跃主要是市场选择的原因。可见三个不活跃品种都在一定程度上未能满足期货交易品种的天然属性,即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大、替代品多、套保需求旺盛等要求。当然,这种不适应有的是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出现的,如线材。 中国证券报:这种品种体系或状态对期货公司的业务开展带来什么影响没有?您对期货品种的推出和运行有何建言? 李雷:“孪生”期货品种中出现不活跃的品种,这在国内外期货市场都是一种常态。如美国的期货交易所共推出超过500个合约,其中不乏孪生品种,但只有大约10%的品种能够最终被保留下来,可见市场最终会有自己的选择。对期货公司开展业务而言,同系列的产品却冷热不均,实际上为我们开展业务提供了一定的指引,即期货公司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活跃的品种上。我们希望交易所多借鉴国外市场在期货品种选择上的技巧,参照其运行情况,结合现货市场运行的基础,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原发性需求,达到有针对性、高效的推出新品种。 中国证券报:经济社会的发展向期货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品种创新的角度看,您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种形势? 李雷:“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期货交易所在品种创新上的方针是实行差异化、分类管理,促进现有品种功能的不断深化。期货公司在应对期货品种的创新方面必须有相当的敏感性和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制度建设、人才储备、产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力,以应对新品种的密集上市。中投期货一直在新品种的研发、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等环节积极准备,目前已打造了一支与新品种发行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了先进技术保证体系,具有健全的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体系,以及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 中国证券报:品种创新之外还有业务创新,有人认为2013年将是之前一系列创新的落实年,中投期货做好准备了吗? 李雷:如果说品种创新尚有待源头之水,业务创新则是期货公司自身“造血能力”的体现。当前期货业的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自营业务、专户理财、资产管理和现货相关创新业务。中投期货在业务创新方面不遗余力,积极发挥了券商系期货公司在研究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传统业务创新方面,除了研究所的产业小组之外,中投期货成立了两个机构客户服务部,竭力为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服务。新业务方面,中投期货投资咨询部和资产管理部已筹备成立,主要为客户提供诸如套期保值、套利、程序化交易等稳健的盈利模式。另外,随着期货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获批,期货公司未来可以通过子公司涉足更为宽泛的现货领域,比如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基差交易等风险管理服务,中投期货正积极筹备成立风险管理子公司,为即将到来的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丰富投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