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较低,也逐渐式微。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85亿,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二五”时期,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增加860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而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然而,我国的养老基金目前沿用的还是1996年的投资保值策略,即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其中投资国债的比例不到10%,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甚至抵不过通货膨胀率。 “在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下,令人担忧的是养老金出现短缺,这也迫使部分人不得不寻求基本养老保险以外的多种补充养老资金投资。”一位城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称。 养老金的缺口问题不容小视。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中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该报告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主管胡一帆认为,政府应当鼓励养老基金逐步私有化,在公共和私有制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在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减少政府的负担。 一位资深信托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外成熟的养老机制采用信托结构是一种主流做法,“利用信托有利于保护养老金资产的安全。从长期来看,养老金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而通过信托对财产在法律层面的隔离保护,就不会因为某个机构的动荡而影响养老金的安全。” 而银行作为资金托管机构的身份如何与理财业务相结合,也是当下各大商业银行正在思考的问题。基金公司亦不甘落后,其通过尝试设立第一只养老基金无异于为行业开荒。 那么,庞大的养老金市场未来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认为,各大机构似已提前布局准备在这一市场大展身手,不论是在传统的企业年金业务,抑或是作为第三支柱的补充类养老金,皆成为它们眼中的蓝海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