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4.压低出货的缺点
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成本及维持的惯压能力,“低”只不过指的是和昨日收盘价相比,不能让人知道主力正在出货,不然买盘会萎缩。应该给人造成突发性的大行情中,许多人手忙脚乱,只不过无暇顾及它而已。一方面,这种现象应在平时就下功夫,例如该股在平时股性活跃,让股民赚到不少钱,而淡忘了主力的成本,一方面,出货较为隐蔽。故这种主动出击的孤注一掷的了解手段,不宜频繁使用,否则,关键时不灵。
(二)适用的时机
“拔高出货”的时机:应在大盘启动之前,作为领头羊身份出现,或在大盘持续暴跌中介入。在跌势中拔高吸货,往往较为隐蔽,但眼光更需老道。“96.9.18”,深成分指数从开盘的2640点一路单边下跌至收盘的2513点,单日跌去127点,收盘价已在当时的60日均线下,在一阴包三阳的恐怖状态下,而“琼民源”的主力正是看中了市场心态变坏,浮筹大量增加之际,大量买进,由于“万绿丛中一点红”,或出于逆反心理,或出于侥幸心理,或出于兑现目的,不少中线客的筹码也一古脑儿地抛出,致使该股当日异常地成交68123手,为该股的天量,由于2500点的双底构筑成功,已完成拔高吸货的“琼民源”自然地成为带动大盘向上的领头羊。
“压低出货”所选择的时机:一般来说,是以突发性的井喷行情为主。在一般的次级行情中,对于2000多万流通盘的小盘股,就算一周出了400多万股,由于大市疲软,主力怕破坏形态,还得如数甚至加量补回。
(三)拔高吸货和拔高出货的不同 1.对于个股
鉴别它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其巨额成交量是否在当日的均价之上,因为拔高吸货的主力实力非同一般,又急于在短期内吸足筹码,故而每当股价回调,主动性承接盘源源不断,致使股价往往在当日均价以上横盘,并保持至收市,且从第二天的集合竞价的量及开盘价再一次证实是处于哪一种状态:因为第一天的均价既为主力的成本,又吸到了预定的筹码,本身实力又极大,没有理由再蓄势,再洗筹,而应该迅速进入拉升阶段,故上述二种迹象将直接反映主力有、无此意图。
2.对于大盘
我们来分析一下95.5.18行情中主力第一天是拉高出货还是拔高进货还是呢? 作为散户,700点买进,750点卖出,如选股得当,可能赢利已相当丰厚,而作为大机构却认为股指涨了50点,对他们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们一旦吐筹码,马上就可能把股指打压到吸筹码的位置。发动行情的第一天上午的成交量就达到40亿元,正因考虑到大主力的成本在700点区域,他们无利可图,怎么会不推高呢?故95.5.18的第一天是主力拔高吸货,可以采用大胆跟进的操作手法。
(四)压低出货和压低吸纳的不同
其不同在于抛盘和吸盘的主动性。压低出货中,虽然有大接盘,但抛盘时刻占据主动地位,不一定有大单压着,但你要多少就给你多少,从而造成股价重心下移。压低吸纳往往上面有数量较大的抛盘,下面的买盘虽然量不大,但成交量极为活跃,常常出现单笔大单。
(五)适用场合
上述两种走势均属主力(庄股)行为,一般性质的停板不能用这种方法研判。如果是受属于突发消息的影响而停板的个股,则不能用这种方法操作,通常的原则是:在放出极大量涨停的次日卖出手中持股,如果第二天能够放出更大的量,则判断为拔高吸货(一般情况下有两波上扬行情),可在5日均线附近吸纳,或者在调整之后的10日均线附近吸纳。而压低出货的个股原则上不要轻易去抢反弹。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