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短线捕捉个股主升浪的前提是:大盘最好是处于涨势阶段,至少也需平稳,最好不要在大跌趋势中炒作。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领头者,看见领头的动了,就马上看第二个以后的股票。所选个股必须是处在上升通道之中,而且5日、30日、60 移动平均线,呈现双重“黄金交叉”之后,即均线系统发出“炒底买入信号”。当该股的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均于3月21日向上突破30日移动平均线之后,则其均线系统便形成“多头排列”。特别是每当该股回调到5日、10日、30 秘诀2:对于一些前期已出现一定涨幅、随后在高位缩量整理的个股,一旦均线重新向上发散,表明新一轮攻势即将展开,如牡丹江(600173)1999年以来便长期走牛,2000年3月以来在10元附近的平台整理,三条均线粘合在一起,但从2001年3月13 秘诀3:对于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一旦其5日移动平均线反转向下有效跌穿10日移动平均线,则表明该股已处于强弩之末,大势已去,投资者应迅速卖出清仓,获利了结。 秘诀4: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均线亦是如此。均线交叉时一般有一个技术回调,交叉向上回档时买进,交叉向下回档时卖出。5日和10日均线都向上,且5日在10日均线上时买进,只要不破10 在有趋势市道中移动平均线的优点: (1)运用移动平均线可观察股价总的走势,不考虑股价的偶然变动,这样可自动选择出入市的时机。 (2)平均线能显示“出入货”的讯号,将风险水平降低。无论平均线变化怎样,但反映买或卖信号的途径则一样。即是,若股价(一定要用收市价)向下穿破移动平均线,便是沽货讯号:反之,若股价向上冲移动平均线,便是入货讯号。 在无趋势市道中移动平均线的缺点: (1)通过分析均线系统可以得出一系列买卖信号,但均线系统本身反应较慢,不易把握股价趋势的高峰与低谷。所以应该结合日K线、KDJ指标、OBV曲线等其他分析方法,通过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来决定买卖策略。 (2)在价格波幅不大的牛皮市期间,平均线折中于价格之中,出现上下交错型的出入货讯号,使分析者无法定论,在无趋势的期间,重复的亏损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此时应选择其它的技术分析方法。
均线参数的设置 现时各种用于测市的技术指标很多,使用方法、应用范围、运用原则各不相同,而且一些指标在使用者看来精准度不高,难以发挥效用。从现在起我们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通过对一些技术指标的参数进行设置,从而提高它们对使用者分析价格走势的精度,发挥更大的效用。
在各种技术指标中,笔者一直非常喜欢使用均线系统来判断价格走势,并认为将均线系统用于判断价格走势有着其他指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许多使用者看来,把均线系统的参数(天数)设为5天、10天、20天或30天是常用的设置方法,但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股市中,55天、120天、250天均线天数才是最理想的设置,不妨说:短期天数的均线系统只能为使用者带来一些微薄的利润,但长期均线系统却能为我们找到大黑马,产生丰厚的盈利,而当价格出现下降时,这三条均线又往往为我们提供了逢低买入或者逢高卖出的时机。
从一些股价出现翻番的大牛股的走势不难看出,突破上档长期均线即55天、120天和250天均线是形成大牛市行情的必要条件,尽管股价在这些长期均线之上的个股不一定会出现大幅上涨,但出现过大幅上涨的个股股价大幅扬升都是出现在突破长期均线之后。一旦长期均线呈多头排列,并开始发散,此时股价将走出连续的震荡上升行情。
我们以上海梅林(600073)为例来分析:该股股价自1999年10月中旬下跌至250天均线后受该均线支撑而企稳,随后走出筑底行情,12月初突破上档半年均线的压力,预示着一波升势正在酝酿,12月30日股价在回跌至120天均线处企稳,并再次出现上行,开始进入大幅扬升阶段;其后股价在2月17日形成冲高回落,至下档55天均线处未能企稳,下跌到120天均线企稳,其后展开反弹,但明显受阻于上档55天均线,反弹结束。今年6月15日股价跌破120天均线,其后该均线对股价走势形成明显压力,6月29日两条均线发出死叉,预示着后期股价将有可能向250天均线处靠拢。在三条均线中,55天均线一般是短、中期多空强弱分界线。一般而言,在上升过程中有效跌破55天均线预示着一轮中期调整的到来,120天均线是中、长期多空强弱分界线,一般而言,股价当下跌至120天均线或上升至120天均线后往往出现转头(阶段性高点与低点形成),250天均线是原始趋势线,只有当250天均线作出向上或向下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时,才代表趋势已完全转弱或转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