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研判时要注意的是:
1、研判的依据是建立在对股指历史“全真”数据和图表的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的,是以一定的概率为保证的,而不是以理论推导和主观推测为主要依据,这是实战派人士与一般股评家的重要区别。
2、因为决定股指走势的因素比较复杂,所以研判是涉及各主要因素的综合分析。当各要素共振性越大则准确率一般越高;当各要素出现矛盾时,次要因素一般服从主要因素,或者再使用其它因素加以辅证。
3、任何规律都是相对的,不可机械地运用,要关注盘中的“异动”,把握其本质和动因,这样才能在变化中看准形势发展的方向。对于出现的“例外”要加以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4、从实战角度出发,我们通常没有必要化同样的精力对所有大盘的走势进行预测和研究,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对我们买卖有较大影响的情况。就短线而言,大阳线、大阴线及拐点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第二点,如何判断大盘次日的走势?
股市普遍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做多头,不做空头,只做滑头”,但要做“滑头”,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滑什么时候不该滑。准确预测大盘次日走势,对于短线炒手来说是决定滑不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预测大盘次日走势,我们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或者说从三个主要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均线系统,我们必须在大盘中短期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来考虑大盘可能的走势和变化。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时,阳线是基本的表现形式,中短均线系统呈支撑和助涨作用。当大盘处于下降趋势时,阴线则是基本的表现形式,中短均线系统呈反压和助跌作用。当股指行进到某一关键点位(比如某一均线)时,如果没有足够反方向的动能,就不可能发生逆转。换句话说,我们在具体研判和预测大盘次日走势时,往往会遇到几个预测因素(判据)互相矛盾的情况(比如,股指某日低开、缩量但高走),此时就可根据均线系统自身的状态以及股指与其关系等来进一步加强看多、看平、看空的理由。股指与均线的关系,均线与均线的关系,股指与成交量的关系是我们研判的重点。
其次是行进模式,或者说K线组合及其量价关系。我们可以把股指不同的运行趋势(比如说下降趋势)划分为若干阶段(上拐点——中继点1——中继点2——下拐点),对每一阶段股指运行的特点、规律进行研究、统计,总结归纳出几种典型模式。当某日股指的走势符合某一模型的基本特征时,我们就可基本推演出次日最可能的走势。比如说,大阴线后面往往跟的是十字星或小阳线,当然我们也可总结一下何时会出现例外。再次是盘面情况,主要是从多空因素的变化和股指走势的特征来进行分析研判。比如,如果大盘走强连拉几阳,我们就要分析大盘之所以走强的因素是什么(比如说某一领头羊或某一热点板块或指标股),对其可能的变化进行预测和研判。对股指走势特征的分析,主要是对照我们归纳出股指运行的一般规律,看有没有“异动”,据此推测股指是继续延续原有趋势还是可能发生变异。
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毕竟是预测,不能代表现实,我们还需要在早盘对昨日的分析加以验证和补充,再结合政策面、基本面以及市场心理趋同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判研,这样才能提高其准确性。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