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来源: 渤海投资 作者: 周延
8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之下,并购题材将有卷土重来之势。在全流通机制下,并购重组案例将会越来越多,提供给市场可炒作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境外市场,并购题材往往被称之为永恒的题材,不知多少翻倍牛股由此产生。管理办法这股东风将不但有望成为A市场短期扭转颓势的提供了契机,更为尚未股改的含权股提供了震撼性的上涨动力,股改+重组的大爆发行情即将来临!
新《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水戏蛟龙!
昨天各大证券媒体公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与5月发布的公开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颁布稿加强了收购人的信息披露义务,细化了要约收购的可操作性。《办法》的正式出台将成为收购加快的催化剂。这个与3月份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管理办法》相继出台,说明股市迎接大规模并购潮的法制环境已经具备。《办法》极大鼓励上市公司的收购,推进上市公司收购的市场化和市场效率的提高。以前收购豁免的太多,法人股和流通股脱节,如莱钢卖给阿赛洛,考虑股改价格比市价高不少,但流通股东无法参与。所以,此次《办法》变化的重要意义还是在要约部分,一是证监会要减少豁免的案例,二是对股票支付不能太多干预。事实上,并购重组主题也是诸多机构强调的重要投资主题之一,市场对此也不陌生。上半年商业、机械等板块二级市场股价大幅走高,除了与行业景气回升有关,并购重组可谓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而未来这一主题仍然会以点带面、反复活跃。而随着近期一系列并购相关管理办法政策得出台,大规模市场化的并购更是指日可待。
并购激发真实价值回归上市公司
随着市场主流资金在下半年大力倡导的制度变革下的投资机会,并购、重组几乎是大大小小各个机构一致共鸣的,并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公司的价值被低估。在制度变革下,上市公司的独立性、透明性和绩效性将被还原,这种预期的存在将使我们可以开始用上市公司应具有的真在内在价值去衡量上市公司目前的价值是否被低估。这类公司的并购价值将随着上市公司并购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愈发凸现出来。而随着股改和清欠工作在年底前大刀阔斧地开展,原本被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蚀的上市公司资源将不断回流到上市公司中,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绩效能力的提高都是可以让市场直观感受到的。这其中我们认为可以关注用真金白银来作为清欠方式的公司。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上市公司的清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清欠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以现金清偿、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以资抵债、以股抵债等方式。 相较而言,真金白银的现金清偿方式最有利于上市公司获得真实的价值回归。当 然,以优质资产来抵债也有利于上市公司价值的提升。此外,对于尚未进行股改的公司尤其是以 ST板块,真实资金的回流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股改的对价支付能力,促进其股改的顺利完成。
中石化股改呼之欲出 二次整合再掀并购浪潮!
同时,股改进入收关之战,事实上,作为尚未股改且有极大的重组预期的市场超级龙头则是中石化系的“股改+整合”。上日前,有消息披露说,中国石化作为市值最大的未股改的蓝筹公司,证监会要求必须在9月30日前上报方案。市场人士指出,面对所剩不多的时日,中国石化随时都有可能股改,而中石化第二次整合旗下子公司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中国石化第一轮回购旗下公司,让投资者饱尝了赚钱甜头,对于或将进行的第二轮整合,市场寄予了厚望。而中石化系作为二级市场的超级权重板块具有着无可比拟的号召力,一旦展开第二批整合,并购重组题材必将在市场再度掀起爆发浪潮。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上作为尚未股改,并且具有重组、并购等实质性概念的个股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从近期的中关村、赣南果业、南京中北、ST通金、ST飞彩、武汉塑料等个股的逆势活跃中便可分晓。其中值得尤为关注的将是目前市场为股改最大的板块ST一族,这类个股的股改通常将伴随着重组而瞬间爆发,从GST环球、GST啤酒花、GST农化、G*ST靖煤等诸多ST股的股改过程中可以看出,注入优质资产与股改往往是一气呵成,自然引起了资金对ST股的关注。而该板块的个股同时面临的正式生死存亡的“保牌大战”,因此,势必将掀起一波重组高潮。其中ST聚酯(600259):据《上海证券报》的最新报告,ST聚酯在海南省国资委的支持下,正积极将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资产重组与股改结合起来运作。公司日前已与中石化集团协商,拟将公司持有的海南盛之业高新技术公司5300万股股权(持股比例35.33%),以每股1元的价格转让给中石化集团,转让价值共计5300万元。此次资产出售是为促进公司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资产重组与股权分置改革等工作更好结合起来运作,以达到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目的,对公司未来发展将产生正面影响。ST聚酯已经提前透露其将于10月底之前进入股改程序,所以目前正是抢权建仓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