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来源: 德鼎投资 作者: 胡嘉
用WIND统计,7月24日至25日的两个交易日中,对上证综指正贡献度最大的前四只股票分别是中国石化、G茅台、G振华、G华靖,食品饮料、机械设备、商业零售等防御性行业、业绩增长拐点出现的行业表现优异,而采掘、金融和钢铁等行业则表现不佳。
当前左右市场六大因素
首先,货币紧缩政策短期真空化。仅间隔一个月,央行就第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意味着短期内加息可能性已很小,同时利率政策弹性空间的缩小则放大了市场对汇率改革进程及力度的强烈预期,而人民币升值又对股市形成正面的心理支撑,近期地产商业股的走强自是受其影响。
其次,大规模扩容间歇期,新股申购资金陆续回流。尽管国航、工行等大盘股行将上市,但其正式招股距离目前还有一段时间,恰巧上周五只新股申购冻结的近6000亿元资金在本周陆续解冻,短期资金供给相对充沛。
第三,基金调仓行为造成前期调整充分的行业投资机会再度显现。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性减小,基金为了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和绝对收益最大化,在指数波动范围不是太大的情况下,恒定仓位比例的同时,通过持仓结构的变动来取代仓位大小的增减。经过数据统计,近三年基金的平均仓位比例始终维持在70%以上,而在具体的投资品种选择上,持续受到基金青睐的基本是那些行业优势地位明显、经营稳健、具备良好定价能力的领先优势公司。基金所关注和跟踪的核心公司和股票群体基本不变,变的只是买入和卖出这些股票的时机,而时机的选择则建立在对宏观经济周期性特征和行业景气度波动规律的基础上。比如房地产行业,继二季度遭受基金集中减持后,7月以来则再度成为基金的新增仓对象,这也让投资者找到了新的关注方向。
第四,市场内在的做多欲望和动能颇强。7月内股指接连大跌了两次,跌幅分别为4.84%和2.32%,呈减小趋势。同时底部也在抬高,说明股市内生性的下跌动力不象想像的那样强。市场的牛市思维已经形成定势,筹码锁定性相当好,虽然成交量不大,却不断有热点被催生出来,如奥运板块、上海食品集团整体上市等等,股指向上的弹性很强。
第五,大部分指标股低位企稳。对近两日股指上涨贡献度最大的是中国石化,其股价走好一是因为其股改正在逐步推行,二是成品油价格改革机制在1年左右时间内实现的可能性较大,这就意味着中国石化炼油业务有改善的希望,公司盈利也将逐步提升,对其股价构成利好。除了中国银行低迷外,G招行、G长电、G宝钢、G联通等权重股低位企稳,温和放量,稳固了指数。
第六,偏暖的利好政策鼓舞士气。券商风控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融资融券脚步加快,《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明确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申购新股可以不设上限。这为证券公司提供了一个规范的产品平台,以满足客户联合申购新股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集合理财产品申购新股的收益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新股发行提供充沛的申购资金,缓解扩容压力。
采取逆向思维的“左侧交易”
关于市场趋势,笔者认为沪综指在1600点以上有强力支撑,近期迅猛下跌应是“多点利空共振”意料之中的获利回吐和结构性调整,1610-1620点区域将构成新增资金逐步介入建仓的良机。7月市场仍将维持“指数平静,个股涌动”的箱体格局,核心波动点位基本维持在1600点到1750点。
中期看,大盘将维持“上有压力,下有支撑”(三季度维持1580-1780点)的箱体震荡格局,股市下跌动力更多来自于外部因素的刺激,比如融资等。
后市走向取决于牛市惯性与融资政策的博弈,如果管理层能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和节奏,股指仍有上行机会。预期此次反弹上证综指能再次站上千七,成交量的萎缩意味着犹豫谨慎心态浓重,但也符合指数阶段性上涨初期的盘面特征。目前可逢低积极介入中线潜力品种,增加仓位,而在1720点以上及接近前期高点1750点附近则有较大的上行阻力,投资者可在大盘量能逐步放大之际减轻仓位,采取逆向思维的“左侧交易”策略,即反向操作———追跌杀涨,在箱体波动中,跌势过猛后买进,市场乐观并逐步放量后抛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