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从153点的涨幅和奋力冲击3600点的架势来看,今天的行情当属真正的强势上攻行情,虽然下午2:00后有所反复,而且沪指遗憾于收于3599.62点,但满屏幕的红盘还是告诉我们:红周一久违地出现了。这样的走势不禁让我们想起了2月4日的走势,也就是说,由于上涨得过猛,使得此次上涨的有效性或会被怀疑,但是从几个方面来说,此次上攻是具有有效性的:
第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今天的大阳线紧接着周五的大阳线,并且与《蓄意打压只为进场》和《逼迫出来的共识》所发生的3月20日和3月28日仅仅相隔10和4个交易日。在四次由权重股引领的冲击过程中,包括金融,保险,地产甚至是“油头”们都构建了在低位止跌并且形成短期上升通道的走势。这其中金融保险股由于有明显机构资金的净流入,因此走势最有可能演化从短期上升到中期盘升的过渡;而中国石油虽然很难相信会走出太好的走势(不打压就是善哉了),但是由于逼近发行价这个特殊的“原因”也使得其难得一见的统一加入护盘的阵营来。因此,对比2月4日的大阳线来说,那次的巨阳几乎是所有股的超跌反抽,就象一个久饿的人突然遇到了饕餮盛宴一般,反而形成了消化不良。而今天的阳线是连续发生的,虽然对于大部分股来说,依然是超跌反抽,但是对于那些提早于沪深300指数见底的品种来说是继续确认的上行走势。
第二,和7月23日的大阳线相对比,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7月23日“双管齐下”时,舆论分化为了两个极端,一是利空出尽必然会延续20日的阳线继续上攻,二是20日仅仅是诱多随后还要下探,出奇的对立又出奇的“统一”,在今天也是如此,认为反弹的人越来越认为今天就是水到渠成的攻击时刻,而“三千点“甚至“两千点”说的人在周末利好落空的同时也会一致认为黑周一的再现为必然。类似如此极端分化的看法往往就会造就一边倒的走势,今天虽然在量能的放大性,低开而不是高开,板块的统一性方面都不如7月23日,但是不要忘了目前已经是最坏的时候,整体信心和资金的踊跃性是完全不及23日的。从低开到午盘时预增,造船,造纸和有色板块集体发力已经能看出有资金在集体发力(中午时下跌个股已经不足20只).当然还有券商股的午盘时就大部分牢牢封住涨停,券商股的发威说明部分资金对大盘后续的走势依然看好。
对一个市场的交易者来说,以上的两点已经足以对趋势有一个清醒的归纳,看到这里也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不要忘记虽然不是最关键但可以说是最根本的第三点原因,那就是国际市场的趋稳。应该来说周末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出现,但你也可以指着新闻对笔者说,看人民日报的几篇新社论以及新基金等等。不过不要忘记,从《政策声音强股指反弹弱》开始,政策面所给出的实质性声音(包括证监会,人民日报以及三大报)着实不少,新基金更是前所未有的密度,但是股指真正象样的走强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反而不断出现3%以上的下跌。股指真正意义上的转势点(也就是资金开始试探性进入)是从50ETF开始异常放量的3月18日开始,而也正是那天(北京时间17日晚上)美股探底回升收出长下影线,翌日(北京时间18日晚)在摩根收购贝尔斯登的刺激下暴涨3.51%。两根3%的阳线(11日,18日)确立了美股短期见底的过程,也带动全球除了A股以外几乎所有的股市见底。此时资金已经嗅到了A股的良好机会,因此在20日以后,50ETF的量能就没有收缩过,部分有H股的股票也先行见底(比如瑞银,现在大家才知道,原来中石油的第一空军也会在适当时候抄底港股中石油的)。也就是说,A股的走势其实完全得益于世界市场的企稳,否则100个社论估计也是没有用的,A股的独立定价权依然孱弱。并且由于小非们是不管什么底不底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港股平安已经连续上涨逼近67港元关口,但是今天A股平安仅是在港股下午开盘后才猛力拉升,因为在大量减持的背景下,资金实在太难以拉动。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A股的持续性反弹是市场性在全球背景下所给出的必然结果,但是它并不能掩盖A股制度上依然存在的缺陷,诸如发行制度,税收改革,大小非恶意减持等等,此次反弹应该是解决一些矛盾的好机会,但愿这些现象今后能够得到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