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当前总成本=历史总成本 当前股价 低于 历史股价 当前股份数量 大于 历史股份数量
但由于亏损额还是那么多,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要使已经“变多”了的股份数量,达到同等规模的这个亏损量,我们发现,新增资金投入以后,我们的持仓“总成本单价”发生“下移”了。
历史总成本单价×历史股份数量=目前总成本单价×当前股份数量
而现在:历史总成本单价 大于 目前总成本单价
这个结果是值得欣慰的!但是,唯一令我们遗憾的,是“当前的(我们自己的持仓)总成本单价”,尚远远高于这只股票的现实价格!亏损仍然是亏损!投资效果没有什么改观。
什么原因呢?只因为这是“新增资金投入”,不是什么别的!关键还是新增资金的“性质”使然!那我们假设把这个纯粹意义的“新增资金”改头换面,以“利润”的属性或者说性状予以投入呢?那将达到什么效果?哈哈……,把等量于实际亏损额的新增资金,以利润的、转变以后的性质,重新买入这只股票以后,我们现在的“当前总成本单价”是不是已经与现实中的股票价格相同了呢?
这是一个“疯颠的”想法!但人类的“创意”,就是这么诞生的!哈哈…………
请看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如何做下去!关注新增资金投入,把原有的那次“失败的投资过程”暂且忘怀、搁置一边儿!让我们仅仅把注意力集中于新增投资资金,并且仔细研究一下。
首先,新增资金必须产生利润,是问题的关键!但我们结合该股价格尚处于下跌过程中这个现实,要使新资金产生利润,因此,下跌中的小反弹、反抽是必要的前提。但由于是“小规模的反弹”,为了获得我们预期数量的利润,我们必须尽量加大新投入的资金量!又因为这是下跌过程中的“小反抽”,新资金的操作频率必须加快!于是,经过这样一来几次的“低吸高抛”以后,新增资金所产生的利润终于达到我们的预期值。最后,把这些单列核算的利润,并入原来那只股票,总合起来核算,原来的亏损将立即被新增利润“轧差平账”。亏损为零,利润为零!
现在,我们的成本控制过程,就此结束了吗?没有!当我们把这些后来的买卖资金,以“股份数量”而不是以“资金数量”的形式,并入前后买卖过程的总体一项予以核算以后,我们发现,我们持有该股的实际总成本单价,是与现实之中该股的股票价格一致的!请您“跳跃思维”一下,为什么不把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呢?
因为如此循环往复地继续交易下去,最后的结果,您的“总持仓成本单价”,将很有可能低于股票的当前市场价!
下跌过程中,投资风险的控制,我们通过不断地主动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做到了将风险逐步化解、并实现收益!进而言之,在现实股价的上涨过程中,以一定数量的新增资金,单独实施“低吸高抛”,单列核算一段时间过程以后,最后并入总成本单价再次总核算,我们所能达到的成本控制管理,这个最终使得“总持仓成本单价”,低于股票的当前市场价的效果,不是更容易看到、更容易实现吗?
无论上涨还是下跌过程,通过主动的成本控制、尤其是持仓成本单价的交易控制,最终结果,我们将使自己的总成本单价低于股票的市场价!于是,利润终于到来。
炒股,就这么简单!记得有句话:“炒股切忌满时、满股、满利”!我想,这里说的“满股”之“忌讳”,就是一个逐步满仓、而非单次满仓的、“主动的成本控制”吧!
不要去投机取巧,不要去打探什么“消息”、“内幕”,也不要痴迷不悟于什么图线表格,更别期望舒舒服服“坐轿子”!从主动成本控制角度来讲,要把这个“轿子”坐上去,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来不得任何侥幸!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