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温故而知新。通过对2005年度涨跌幅前30名个股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年度热点的演绎规律。 年度30强五大启示 统计分析显示,05年涨幅前30名的个股凸现以下共性,给市场五大启示。
成长性是股价上涨的最大动力。从下表中数据可知,今年涨幅前30名的个股,除了G金山及G士兰微外,其余个股2005年三季报业绩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统计显示,30名个股2005年度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66.88%,与其股价今年的平均涨幅70.81%基本同步;而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涨幅高居前列的并非是一些低市盈率及低市净率的个股,相反,其加权平均市盈率及市净率均较市场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来涨幅前30名个股加权市盈率及加权市净率分别为32.77倍、2.93倍,而全部A股市盈率市盈率、市净率仅分别为17.54倍、1.68倍。可见买股票就是买未来,业绩的成长性是股价上涨的第一推动力,而非静态的市盈率及市净率。
重置价值渐受市场青睐。从行业属性看,与2004年特别是2003年周期景气行业股垄断涨幅榜的现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今年涨幅高居前列的个股多是一些防御型非周期性行业,如零售、食品饮料等;从上市公司的经营属性看,涨幅居前的更多的是一些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优势及自然资源或网络资源优势等重置价值凸现的个股,如华侨城A、苏宁电器、张裕A、宝钛股份、大商股份、广州友谊等。可以预期,全流通后市场将与境外成熟股市进一步接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也将步入市场化时代,外资并购也将会风起云涌。特别是银行、交通运输(公路、港口、机场)、商业零售、中华老字号品牌(中药、酒、食品)等一些拥有自然资源、特质品牌、垄断优势,或拥有较完善营销网络、销售渠道的上市公司,在全流通后其较高的重置成本将凸现其并购价值。
投机热点崛起。同样,与2004年特别是与2003年涨幅居前的均是清一色的基金重仓股不同的是,今年涨幅高居前30名的个股,多达12只个股在今年三季报十大股东中寻找不到投资基金的身影,甚至包括涨幅高居榜首的G天威。确实今年以来,在缺失主导投资品种,基金、QFII等主流机构又无法达成统一投资共识的前提下,昔日价值投资渐失群众基础,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题材概念炒作盛行。统计发现,涨幅居前的个股不少是一些高市盈率的题材概念股,如新能源概念股G丰原及G天威,股本结构悬殊的股改题材股G永久,甚至包括ST农化及ST屯河等ST类个股。今年的牛股往往是去年的超跌股。统计后我们还发现,尽管今年涨幅居前的30名个股平均涨幅高达70.81%,但这些个股去年却平均下跌了4.90%。个股中,除了8只个股去年出现上涨,其余个股去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有的个股甚至暴跌,如七喜控股、西飞国际、G华发等去年跌幅均在四成以上。目前这种涨跌“轮回”现象存在其合理性。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超常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渐增加,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明显增高,因此一些因价值严重低估的个股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市场机构的挖掘,股价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反映其价值,而不会经过两年时间来发掘;另一方面,历[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