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在这两种情况中,碗状走势最后形成行情的情况不多,尤其是在熊市中,经常会有阴线破坏这种行情,例如,最近大盘从6月到7月的行情,就是标准的碗状结构行情,但是几根无情的阴线,一下子就敲碎了形状完美的大碗。
而锅顶行情最后下跌的概率就大得多,80%的锅顶行情最后都很经典地跌下来了。所以,一般均线操作者都会谨记一句俗语:“宁可不做碗,不可不逃锅。”碗状结构不做不要紧,以后有得是机会,大不了不赚;但是如果有持仓,看到过锅顶的形状,一定得先卖出以规避风险。
当然,也有一些走势,股价离开长期移动线平均很远,一下子就跌下来,然后立刻又上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要用短期移动平均线来把握买卖时机,更要用“扇子”理论来做放大镜(如图3、图4),这种如同蜻蜓点水的机会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而且短期获利都是很丰厚的,经常几个交易日就有30%左右的利润。
选取均线参数有窍门
这里,就又遇到一个什么时候长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何时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的问题。
具体如何选取均线的周期参数,有两点原则可以参考:第一,成交量大的时候,短期均线往往比较有效,反之,成交量小的时候,就是流动性差的时候,短期均线就很难有作用。例如,在B股市场,由于流动性不足,5天、10天移动平均线经常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就算30天移动平均线也往往失效。只有在大行情来临的时候,中短期均线才有用武之地,而60天移动平均线,乃至更长的移动平均线,往往能够指明行情的大致方向。在熊市阴跌行情中,短期移动平均线也没有什么用处,而60天、120天移动平均线的指示作用则非常有效,其背后的原因也就在于阴跌行情中,往往换手率较低。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成交量也是指的换手率,而且必须是有效换手率。投资者经常会看到一些股票的换手率很高,但是股价反应很呆滞,在图形上看到的是一个经常横盘的走势,价格变化不很光滑,这一般就是庄股走势,说明筹码被庄家全部控制,这些成交量都是庄家的对倒盘,其实际换手率极其低,所以,运用短期移动平均线就会中了庄家的圈套。
第二个原则是,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往往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用一句行话说,就是乖离率较大的时候,往往是短期均线较有效的时候,反之,则是长期均线比较有效。一般来说,股价总是围绕着长期移动平均线运动,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按照均线理论,在图形上,要么是均线向股价靠拢,要么是股价向均线靠拢。由于长期均线变化比较缓慢,所以,这时短期均线就比较容易发生作用。
还有一种操作方法,叫做乖离率。就是当股价远离长期均线到一定的程度,一有机会,就反向操作。例如,当个股相对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乖离率大约30%的时候,如果股价在长期均线之下,就寻找机会买入股票;当股价向长期均线回归的时候,就抛出股票获利。当然,由于中国的股市还不能做空,在期货操作中,则可以反向操作,即当期货价格在均线以上很远的距离,例如30%以上时,就开始在期货价格上加码做空,越涨越买;一旦期货价格向均线靠拢,就平掉手中的仓位获利了解。
当然,这种做法也为一些比较严格执行移动平均线法则的操作者所不认同。一般来说,他们认为,不能和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反向操作。例如在长期均线向上的过程中,在期货市场不管何种情况都不能做空;反之,在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下降的过程中,不管短期均线如何完美,绝对不进行任何买入或者多头操作。这样,尽管肯定会失去不少很好的机会,但是也可以少犯很多冲动的错误。还是那句老话,在股市操作中,赚得少,赚得慢,无所谓,宁愿积小胜为大胜,依靠复利一点点做大,也不要始终在大输大赢中辗转反侧。
按照精确算法,在沪深股市中,如果一次操作输了3%,那么下一次操作赢了3%,如果不算手续费,其总资金就会折损0.09%(如果算上0.8%的A股手续费,损失为3.6%,即(1-0.97-0.008)×(1+0.03-0.008));如果一次操作损失了10%,再赢了10%,不算手续费,本金将折损1%(如果加上手续费,则本金损失3.7%)。扩大之,如果输赢各为50%,则算上手续费和不算手续费的本金损失分别为25%和26.5%。也就是说,不要小看输输赢赢,小的失败,都必须以大的胜利才能挽回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量避免小的失败,也许是移动平均线原理最值得提炼的精髓。当然,在均线的操作中,也会经常有非常经典的时段,可以让遵守纪律,敢赌敢赢的操盘手赢得很安全的利润。一般在股市操作中,如果用好均线理论可以使人有时在短短几个星期内赢得二、三倍的非常轻松的利润,而接着又躲过50%以上的暴跌。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严守操作纪律的基础上。曾经有一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在录用新的员工中,尤其喜欢有军人背景的职员,这应该不无道理。记住,任何人性的一个小小的缺点,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为人们带来太多麻烦,但是在金融投资操作中,往往会被放大一千倍乃至十万倍。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