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俗话说,熊市鲜有赢家,但见大输家和小输家。是的,跑赢大市不难,不少基金目前也跑赢指数,问题是它们也负收益。你愿意你的资产不断缩水吗?
1 股票配置比例不得超过30%
显而易见,熊市与牛市差别很大。在牛市里,我们经常听说某人的买房、买车款还差点,于是投入股市,几天内就赚足离场。反过来,熊市里亏钱的速度也和牛市里赚钱的速度一样快,所谓"不买不亏、少买少亏"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是缺乏时间、精力的业余选手,尽可能远离股票;如果你非要在熊市投资,可考虑三七开配置资金--即绝大多数时候保证最多30%股票和最少70%现金。
要强调的是,熊市里可能也会有特别大的反弹,正如我们所见,印花税和大小非减持规定的政策组合拳来临。这种情况下,没有头寸是件非常让人难过的事情,但是,从那个时间点(3500点)到现在(2800点),那些满仓在手的家伙们干得如何呢?
不要因为没赚钱而眼红,不要因为少赚钱而满仓。切记,全仓是牛市的事情,熊市要求你尽量理智投资,而非大胆赌博。
2 只做炒家,不做投资者
与牛市见顶的惊鸿一瞥相对应的,熊市总是缓慢筑底。拿A股来说,998点是底没错,但也经过了二次探底。从2005年6月到2006年2月,确认了底部,开始缓慢的上升浪。但从2004年4月的高点1783下来的一年里,或者从2007年10月到目前,是不是跌多涨少呢?2004年到2005那次熊市,像苏宁电器这样逆流而上的寥寥无几。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有少数个股上涨,比如游资出击的某些能源股、农业股和"抗通胀"股。
如果抱着长期投资的态度,你还可以等到更好的买点。问题是真到了市盈率、市净率奇低的时候,一直嚷着要抄底的人往往也动摇了--他们看到更糟糕的预期--这一点也与牛市刚好相反。
因此,熊市未完时,做炒家即可。
3 多看少动,既选股又择时
同样一个市场,有人看到遍地黄金,有人看到深渊万丈。
反弹总是有的,即使是A股里跌幅最深的有色金属板块,也时而涨停,但总体看是慢跌急涨,很难拿捏买入时机。有些板块相对容易把握,比如,A股的地产股走的就是最明显的下降通道,后一脚比前一脚深,虽然大方向向下,但不是全无机会。
"多看少动"是说,你得有个股票池,并对里面的10-30只股票深入研究,密切观察其动向,但不要频繁操作,直到出现最佳时机。
乐观主义者认为,股市里没有糟糕的股票,只有糟糕的买点;即使是熊市,任何股票都会有好买点。悲观主义者认为,"低买高卖"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你怎么知道哪个点是高,哪个点是低。
确实,如上所述,有色金属的反弹总是转瞬即逝,可能在你等到它确立反弹时,比如10%-15%的涨幅,它已经准备掉头向下了。因此对于不擅长把握"Timing"的炒家,选对股票或板块更为重要,至少和选对时机一样重要。
熊市的不同阶段,不同板块或个股的涨跌幅度都不同。比如,就当前而言,反弹持续时间长、力度大的板块有:煤炭、农业、医药、新能源等,持续时间短的有:机械、汽车、有色等(过去如此,将来未必)。
因此,选择行业潜力看好的个股,远比行业不景气的个股更值得期待。剩下的就是买入时机的问题了(这些股票的估值偏高还是偏低,是否非理性下跌等)--务必找好节奏,防止错误的时间买到正确的股票,或者正确的时间买到错误的股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