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心平气和做卖家
永远不应在疲劳或沮丧的时候交易。一旦你意识到自己脑海里闪着狂热或恐惧时,就要停止交易。作为一名卖家,你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你控制情绪的能力。
心态平和、放松的交易者才能集中精力寻找最好的、最安全的卖出机会。优秀的卖家,必须永远保持谦虚谨慎,而避免焦躁冒进。亚历山大?埃尔德提出的一种心智训练方法是,即使你当天从市场上赚取100%以上,第二天你还是要对自己说:“早上好,我是××,我是输方,我还没能找到避免输钱的方法。”
卖的时机
卖出的重要方面是时机的选择,而择时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既需要借鉴先辈的经验,更需要在实践中领悟和确认。
发现更好的机会
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者,卖出有时并非因为原有股票表现不佳,而是发现了更好或更具有确定性的机会。彼得?林奇将此作为其卖出的重要依据:“90%的情况下,我卖出股票是因为找到了那些发展前景更好的公司的股票,尤其是我手中持有的公司原来预计的发展情景看起来不太可能实现时。”连最反对轻易换手的巴菲特也赞成这类换手:“有时我们会卖出一些估价得当、甚至被低估的证券,因为我们需要资金用于价值被低估得多的投资,或者我们相信我们更了解的投资。”部分业绩出色的A股基金之所以换手率奇高,与此不无关系。
卖出快速增长型公司
彼得?林奇经常强调一句话:“像思考何时购买股票一样思考何时卖出股票。”威廉?江恩也说:“因为你买入同样的原因去卖。”卖出的重要时机,就是这只股票不再符合原来买入它时的理由。
盈利年增长率为20%~25%的公司,一般可界定为快速增长型公司。这是彼得?林奇喜欢的公司类型,但彼得?林奇认为,如果公司已经停止建立新的分支机构或分店,大部分分析师或媒体都对其进行吹捧,机构投资者持有其大部分股票,或者其年度市盈率高到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比如超过100倍)时,该公司就不太可能再成为快速增长公司,是卖出之时。巴菲特也认为,对于快速增长型的公司(如可口可乐),关键可能在于在它的市场扩张到足够赢利的规模前买入,到市场饱和时卖出。
目前部分A股上市公司就正在显现如上征象,如被认为未来几年净利润能实现年均20%高成长的中国远洋(代码601919),10月25日的市盈率被炒作到300倍(超过100倍);假如其合理动态市盈率为30倍,则意味着需以20%的增速连续增长13年方能消化如此高的估值。这样的股票显然是应该卖出了。
卖出周期型公司
周期型公司主要指那些销售和赢利状况随经济周期而起伏的公司。彼得?林奇认为,扩张周期结束之前(最好能再提前一些),成本增长和工厂满负荷运营,公司存货不断增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特别是商品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公司产品的最终需求正在下降,或者将有一系列竞争对手进入时,是卖出周期型公司的时机。
A股上市公司中,石油化工、金属非金属或房地产行业中的公司周期性相对较强。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上海石化(代码600688),其股价与油价、盈利状况就呈现较强的相关性(见下图)。
泡沫市中应卖出
泡沫市中何时卖出是永远的难题,因为泡沫是获取盈利的好机会,但没有人知道泡沫何时破灭。
一段时间以前,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传统的PE(市盈率)估值模式已经不适用A股,应该用PEG(动态市盈率,也即市盈率与增长比率)模式替代,然而现在连PEG模式也无法解释A股的高市盈率了,这无疑可部分认定A股绝对有泡沫;但政府和业界对泡沫的警惕和试图抑制,又说明A股尚未进入全面泡沫化的阶段。
杰里米?西格尔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某些现象来确认泡沫是否存在:广泛且迅速升温的媒体报道;缺乏利润甚至收入方面的依据,只是建立在一些概念和名号之上的高得出奇的定价;以及认为世界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某些公司不能再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评估的观念。
当判定出一个泡沫后,应该立刻停止向泡沫中的公司或产业投资。如果你持有的股票正处于市场狂热状态中,应迅速抛出股票,将利润转化为现金。
卖的方式
卖出在方式上也颇有讲究,这里只拣大师们经常强调的两种做法,供卖家们参考。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