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 文章 | 软件 | 股市圈 | | 交流区 | 个股资金流向 | 股市在线

  没有公告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陆|注册
大盘后市怎么样?正讨论中
您现在的位置: 萃富投资 >> 证券股票 >> 期货 >> 期市要闻资讯 >> 正文 在线投稿



最 新 推 荐
最 新 热 门
   大宗商品压制因素将逐步转化为推涨因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4  收费阅览:0 萃富币    
 大宗商品压制因素将逐步转化为推涨因素
 

   【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大宗商品市场调整尚未结束,短时期内继续弱势运行、反复筑底。但同时亦有迹象表明,目前大宗商品市场环境正在或者即将发生重大变化,以往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制因素将逐步转化为推涨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叠加并且集中体现,大宗商品行情出乎意料地强劲回升也并非没有可能。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显著变化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与前段时期经济“双速复苏”(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复苏速度明显高出发达国家)不同,现阶段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加快,而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增速放缓。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变化,对于大宗商品需求而言,其实是利多因素,这是因为大宗商品作为一种初级产品,其市场需求状况取决于全球终端商品消费,主要是住房、汽车、电器等耐用品消费。

  而发达国家上述终端商品的需求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国家,2008年金融危机后,石油、矿石、金属、橡胶等大宗商品需求之所以疲软,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欧元区等发达国家被沉重债务包袱拖累,各级政府及城乡居民被迫削减开支,致使住房、汽车、电器等终端商品需求萎靡不振。因此,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特别是美国住房、汽车、电器等终端商品市场量价齐升,势必推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重归旺盛,即便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减速也不会扭转这一趋势。

  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滑落,引发企业亏损增加、财政收入萎缩、就业不足等问题。如果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那就有可能逼近调控部门容忍底线,出台稳增长举措的压力将更大。对于稳增长而言,主要是增加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终端商品消费需求。

  近期央行有选择地再次释放流动性,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都可以看成是稳增长举施。上述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对于提振大宗商品实际需求,改善市场悲观预期,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美联储年内退出货币宽松,为了减弱其冲击力度,预计今后还会有相应稳增长措施出台。其中降准、加大环保投资与民生项目投资等,都有可能成为重要选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刺激措施的滞后效应,为了防范可能出现过快降速,决策部门有可能在逼近底线之时就出台稳增长措施。

  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呈现急剧升值局面。人民币的大幅升值,相应地降低进口成本,由此成为上半年国内大宗商品行情震荡下行的因素之一。随着人民币单边急剧升值告一阶段,有观点认为,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巩固,以及在中国境内套利结束,尤其是美联储今年内退出货币宽松,甚至预期加息,大量“热钱”将会从中国大举回撤美国国内,美元由此进入上升通道。受其影响,今后人民币汇率将由升转降,甚至可能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势必相应拉高中国钢铁及原材料进口成本,刺激市场行情扬升。

  企业亏损催生产量倒逼机制

  今年以来,全国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低,相关企业实现利润明显萎缩,有些企业销售价格已经低于财务成本,相继出现亏损。如果下半年钢材价格继续跌落,开始靠近边际成本,势必会有更多钢铁企业亏损,或者亏损进一步增加,从而产生倒逼机制,迫使部分钢铁企业压缩产量。此外,国内一些有色金属、天然橡胶、化工产品等生产企业也都出现亏损。

  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跌落,开始向边际成本靠拢,这也使得抄底大宗商品成为有利可图。为了“救市”及偿还巨额债务,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主要是发达国家央行,释放了太多流动性。但是,这些资金并没有消失,而是散布于市场各个角落,等待最佳入市时机。一些大宗商品价格逼近成本后,市场心理将发生逆转。无论是投机资本、现货贸易商,还是消耗原材料企业,对于低价抄底都跃跃欲试。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因为“买涨不买落”与去库存化因素影响,现在国内企业原材料库存普遍偏低,有些甚至零库存生产,现货贸易商也不敢囤积货源。一些投资者持有“漫漫熊市”思维,一味低价位抛空,其实都蕴藏着极大风险。一旦价格跌至心理关口,再加上稳增长措施的出台,行情由此抬头,势必引发许多企业恐慌性补库。在此基础上,国内外投机资本由空转多,在多种因素叠加之下,大宗商品行情出乎意料地强劲回升也并非没有可能。(陈克新)

(责任编辑:DF082)

链接:对于本文[大宗商品压制因素将逐步转化为推涨因素],仍不理解或不同意,请在萃富股市实战圈 就本问题继续讨论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本站声明:本站大多数证券资讯股评均为网上收集,本站对这些股评资讯(个股评论)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如果是本站原创文章,都标了作者名字和文章来源,文章评论来源地址都写本站的名称.荐股文章都是转帖(转载)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本文关键字及相关文章搜索:

    google中搜索更多中搜索期市外盘评论 soso中搜索更多中搜索期市外盘评论
    yahoo中搜索更多中搜索期市外盘评论 baidu中搜索更多中搜索期市外盘评论

    本周热门下载 本月热门下载 全球股市、期货行情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查看最新文章评论
    | 关于本站 | 会员投稿 | 广告联系 | 在线交流 | 友情链接 | 联系站长 | 会员中心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您的来访,是萃富股票投资服务网的荣幸!!汇萃财富,故曰“萃富投资”.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www.cuiv.com 备域名:cuiv.net
     声明:本站不提供会员荐股分成服务,站内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广告位也仅表达广告商意见,均不代表本站立场,请仔细甄别,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链接:萃富网 股市圈 股票知识问答 实战交流 股市资讯 股票技巧 股票知识 股指期货 权证 基金频道 股票软件 股市行情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Copyright © 2003-2012Cuiv.Com ICP备案:赣ICP备05000072号.站长: 联系本站QQ:1729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