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农业部近日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消息一出,转基因大豆进口再次引发各方热议。业内人士担忧,继续放行大豆进口或将导致国内大豆产业全面“沦陷”。现在中国大豆产业到了“珍珑劫”的地步,破解这一困局,大豆产业需要实现战略转身:一方面完善、调整大豆政策,同时大力发展本土大豆期货、期权市场,提升市场话语权。 产业链面临“沦陷”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大豆价格高、出油率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进口的进一步增加将影响农户种植利益,不利于国内大豆生产;同时,由于豆油、豆粕等下游产品价格受进口大豆价格影响较大,转基因大豆进口的增加将使下游产品价格更多的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继续放行进口或将导致中国国内大豆产业全面“沦陷”。 我国从1997年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目前共有八个转基因大豆品种获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对于此次安全许可证的发放是否会进一步增加大豆进口,有分析人士指出,需要明确,大豆进口与否以及进口数量多少是由市场决定的,并非政策所掌控。在国内供给量下降以及需求增加的双重作用下,大豆进口持续增长已是大势所趋。 从海关统计看,我国大豆进口量从1997年的279万吨猛增到2012年的5838万吨,15年间增长了近20倍,对外依存度达到80%左右。农业部市场司市场流通处处长张国日前表示,本次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批准是否会进一步提高对外依存度,尚难以判断。 “3个新转基因大豆品种的批准,使进口大豆进一步增加,将会让农户的种植收益更加得不到保障,大豆播种面积会进一步缩水,长期来看不利于国内大豆生产。”卓创资讯大豆分析师张兰兰认为,短期来看,市场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 北京大地玉泉路市场信息中心负责人刘敬亮称,大豆油价格受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特别大,开放转基因大豆进口,未来国内大豆油价格会更多地受国际市场的影响。 “进口转基因大豆对我国本土大豆产业带来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担忧地说,作为国内最后一块国产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已陷入难以持续发展困局,若不从战略高度出发对大豆产业情况加以重视,几年内国产大豆可能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国产大豆产业或将全线崩溃。 政策“惹的祸”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论现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政策对市场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少影响。现实经济中,政府对转基因大豆进口的放行,造成国产大豆市场日渐萎缩。收储政策的实施,导致整个大豆产业链无法遵循市场规律运行。同样,期货市场上,转基因管理措施和临储政策,又制约着豆一、豆二合约功能的发挥。 黑龙江省奇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有金认为,如在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尚不到50%时,国家出台有关保护民族大豆产业的政策会更有效。目前再谈限制外资进入大豆产业以保护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已属无奈之举。关键还是引起国家决策部门关注后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仍太迟缓。比如,加入WTO谈判时中国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农业补贴可达GDP的8.5%的条款,但一直未能兑现。 “希望国家将目前的收储政策做适当调整,把对农民的保护和补贴转变到种植环节,直接补贴给农民。”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表示,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种豆的积极性。待秋收后,在没有国储定价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完全由市场而定。“既能保护农民的利益,也有利于大豆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