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央行如果保持对经济放缓的容忍,还会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如果说央行一定要“作为”的话,可能是偏紧的。 尽管节后资金利率已从6月上旬的高峰小幅回落,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似乎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上周五招标的2013年记账式贴现(四期)国债再次遭遇未全额招满的尴尬。 2013年记账式贴现(四期)国债原计划发行规模150亿元,最终投标量为95.3亿元,仅占目标规模的63.5%,这已是6月以来第二次出现类似现象。6月6日银行间市场招标发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3年第十期贴现金融债就出现了流标,原计划发行规模200亿元,最终投标量仅为115.1亿元,不足目标规模的60%。 资金面趋紧,作为其风向标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所有期限品种也重返上涨通道。6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隔夜利率上涨27.7个基点至6.9680%,7天利率上涨73.10个基点至6.8110%。全国银行间回购利率也出现大幅上行,7天品种利率上涨55.8个基点至6.901%,21天品种利率更是大涨187.5个基点至8.274%。 由于7月份财政紧缩周期和法定准备金补缴叠加,资金面趋紧现象将进一步发酵。多数机构预计,本轮流动性紧张势头将持续至7月中下旬。 面对趋紧的资金面,以及新公布的低于市场预期的CPI和PPI数据,市场对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越来越强烈。但现实的情况是,6月13日即上周四的“关键时间窗口”,央行却选择了“不作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金融系统突然收紧,是政府容忍经济放缓的最新信号。“央行如果不改变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申银万国[]债券首席分析师屈庆表示。 未来的货币政策将如何演绎?屈庆认为,如果说央行一定要“作为”的话,可能是偏紧的。央行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骤降至668.6亿元。“未来如果大量‘热钱’外流,放松是不太可能的。”屈庆说。 “热钱”的外流,已然在新兴市场掀起了很大的波澜,新兴市场央行也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13日印度尼西亚央行就意外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6%,这是该国央行自2011年以来首次加息,用以抑制不断流出的“热钱”对印尼盾汇率的影响。印度计划委员会的官员也表示,印度央行已经对汇市进行干预以抑制卢比的跌势。 “黄金、日经指数的暴跌,实际上就是市场对全球宽松预期拐点的反应。”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陈晓升表示。 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要降息,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热钱”流出要加息,央行无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屈庆认为,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较大。“2009年利率创造了大量的产能过剩,未来要健康发展,就必须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