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自4月15日以来,全球投资市场的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颇使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先是黄金跳水,紧接着日经跳水,之后是贬值达半年之久的日元全面升值。但是,在所有的事件中,上周日经225指数的变化最具戏剧性,它在数小时之内下跌了9.2%,创造了自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以来最强的一次回落纪录。 人人都知道日经走得过快、过高,急需一次修正回调。从历史来看,10%的跌幅恰恰是经典的修正水平。但是,由于日经走得过远,它至少还需要再跌7.2%的水平,才能触到50日均线。 央行逐渐失去 对经济控制 市场对上述黑天鹅事件的解释有多种。但我们认为,解释日元现象,如果不对决定因素,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注定会产生谬误。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事件,都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这个假设有直接的关联。而这种关联深刻地反映出中央银行渐渐失去对经济控制的事实。 首先,自今年年初以来,只要美债跨入2.0%的收益率这条红线,市场就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和调整。因为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自金融危机之后,在央行出资购买债券的保护体系中,不分青红皂白在股票市场采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投资者似乎对美联储退出QE的猜测越来越肯定,并试图通过任何蛛丝马迹来判别具体时间。终于,上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作证期间透露,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可能会削减货币宽松计划,并暗示最快会从6月就开始陆续减少央行购买资产的数量。话音刚落,日经和日元就出现了异动。 其次,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为了防范风险,美联储很有可能已经开始动手退出QE了。这就造成了美债收益率在伯南克讲话第二日迅速提高,美元迅速得到弱化的事实,但这个发展方向,恰恰阻止了走弱的日元,而弱势日元,又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由此,日经跳水,日元在亚太交易市场率先升值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第三,海量宽松货币环境中,美联储的职责已经发生改变,排在第一位的,已经由拯救经济,变成了稳定经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退出QE的过程中,以何种方式体现联储管理经济的艺术,同时也能促进美国以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则是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正因此,美联储正在寻找建立一种与市场全新的沟通机制,使这个机制对QE退出建立起稳定的共识。但这种共识的建立过程显得异常曲折。 宽松政策 正成为经济复苏障碍 正是出于上述三点考量,分析者认为,中央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不再是复苏的万能解药,货币宽松政策正在渐渐成为经济复苏的障碍。而中央银行的上述认知,主要基于下列三个要素形成的环境。 其一,大宗商品价格与股票价格出现了背离。在过去半年中,投资市场出现了一个最重要的现象:股票价格与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背离。股票价格上升,是由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央行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而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则是由于投资者对全球通胀的预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人们的眼中,大宗商品,随着通缩的渐渐逼近,已开始由超级牛市转身步入熊市。 认清这个道理,只需观察标普指数(SP500)与汤森路透CRB大宗商品指数的比率与美元贸易加权指数的相关性即可明了。一般的情况下,SP500/CRB比率与美元指数保持负相关。但是,在上世纪网络泡沫期间,SP500/CRB比率与美元指数出现了正相关。而且,自今年以来,两者之间正相关的趋势也十分显著。历史仿佛正在重演,只不过,时间不同,背景不同,唯有发展的主线,却具有惊人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