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华泰股份:造纸底部弱向上,化工继续延伸产业链
事件:公司发布2015年一季报。
简评
公司2015Q1收入22.10亿,同比下降0.94%;营业利润0.19亿,同比明显增37.41%;净利润0.25亿,同比增3.16%;毛利率方面,2015Q1为14.72%,同比略降0.38个百分点,环比明显提高3.78个百分点。 2015Q1总营业收入略有下滑,我们认为仍主要是造纸下滑的拖累。公司造纸板块主营新闻纸、铜版纸、文化纸等(2014年三者在营业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35.15%、21.30%、19.82%)。虽然一季度造纸行业整体已处于底部回升的阶段,但受电子媒介的替代,新闻纸、铜版纸等回升幅度弱于生活用纸等。
因缺少公司的具体纸张品类价格明细数据,故从行业层面补充分析佐证: (1)3月铜版纸市场,因下游尚有库存消化且部分业者返市较晚,市场需求启动缓慢,交投略逊于2014年同期。供给方面,个别于元宵节后复产,主流厂家均维持正常排产。但3月初金东纸业、山东东升纸业及山东玉龙造纸厂均探市提涨100元/吨左右,中旬山东晨鸣纸业报涨50-100元/吨。因下游接盘能力有限,市场以盘整收尾,月均价稳于5513元/吨左右,同比微幅下跌0.03%。 (2)3月文化纸中的双胶纸市场,受刚需支撑,市场出货尚稳。月初,东莞玖龙纸业提涨100元/吨,下游陆续跟进50元/吨左右。山东天和纸业、冠军纸业、恒联纸业、滕州博闻纸业等上调纸价50-100元/吨。中旬,山东方源纸业报涨200元/吨,银河纸业上调银光纸价100元/吨。上游阔叶浆价上行提升纸厂提涨意愿,实际成交依然视客户订单而定,市场全面上行尚缺乏需求支撑。 化工板块,我们预计收入仍有个位数的增长。公司将向下游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同时成本端,因东营地区拥有丰富的盐矿资源,公司继续深化合作,用盐成本也将低于同行业。
公司其他财务指标上,三费齐降,其中,销售费用额下降10.20%、管理费用额下降8.77%、财务费用额下降5.03%。公司的“双增双节、降本增效”,继续发挥实效。此外,3月底应收账款16.73亿,较上年底增9.46%;存货14.96亿,较上年底增7.21%。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所处于的新闻纸、铜版纸等领域回升幅度依然较弱,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也是新增产能谨慎,重点在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产品种类更加丰富;而化工板块则是在不断延长产业链,构建一个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相互衔接的闭合循环产业链。
我们对公司2015全年净利初步假设增加20%左右,对应EPS 0.06元,对应PE 102倍;当前PB仅有1.2倍。未来业绩的弹性能否显著体现,关键还是看需求能否带来公司新闻纸、铜版纸等传统产品价格的明显提升,但毕竟造纸已处于底部向上的阶段;而化工板块则是产业链的延伸带来的产品品类与毛利率的双重驱动。公司的集团资产雄厚,2014年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排名上升至276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中信建投证券
秦川机床:机器人减速器、军工、3C 加工多点开花
投资逻辑
受益陕西省国企改革,成为机床行业综合性高端装备供应商:2014年,秦川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实现整体上市,原属集团的资产和业务全部进入上市公司,成为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以关键功能零部件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端装备供应商。公司一方面将凭借注入资产完善主营业务、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机床行业增长的逻辑:1)高附加值产品逆势增长。虽然机床产品整体呈现下滑,但“专、精、特”等高附加值产品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2)进口替代空间大。我国每年中高档数控机床消费金额60亿元左右,其中85%左右进口,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3)工业4.0需求让机床行业走出低迷。在工业4.0背景下,专用机床服务于机器人减速机精密加工,具有很大的融合发展空间。4)机床后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机床消费额连年位居全球第一,由此衍生的“后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掘金机床后市场,推进“服务型秦川”企业战略。打造“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公司“3个1/3”战略的重要一环。公司积极落实“服务型秦川”的企业战略,近三年来修复、改造、升级机床及专用设备而400多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机器人减速器项目已突破制造工艺瓶颈,手机外壳加工业务锦上添花。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是制约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司投资1.94亿元的“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项目已突破制造工艺瓶颈,进入系列拓展与中等批量生产准备阶段。公司旗下宝佳机床生产的精雕机用于手机金属外壳加工,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9.10亿元、45.20亿元和53.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15.6%和17.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9亿元、1.46亿元和1.77亿元, EPS 分别为0.13/0.21/0.263元,对应PE 为113/69/57倍。考虑到公司军工业务+机器人减速器+手机金属外壳加工业务放量,国企改革有望落地,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床行业持续低迷、工业4.0推进缓慢、机器人减速器进展不达预期。
国金证券
金亚科技:鸣鹤鸣和交易再进一步,明晰对赌条款和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潜能
事项:公司公告以7000万元受让宁毅持有的鸣鹤鸣和28.32%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总计持有鸣鹤鸣和79.32%的股权,宁毅仍持有15%。而此前,公司通过增资,持有鸣鹤鸣和51%股权,但同时宁毅仍持有43.32%。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成为绝对控股方。
我们的观点:
1、公司本次公告的方案表明了与鸣鹤鸣和的交易更进一步
一方面持股比例提高至79.32%,成为绝对控股方;另一方面,设定了清晰的考核(业绩和非业绩考核)和奖惩条款,同时在财务上予以支助并对管理团队设定了任职限制。这些条款相比此前增资至持股51%,细节更多更清晰,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跨越。我们认为,公司通过这些条款,明确了标的公司经营目标和激励措施,使得各方利益得以一致,并实现了管理团队的深度绑定!
2、设定清晰考核(业绩及非业绩性)条款,明确标的公司利润和WCA经营目标 在此方案中,公司设定了清晰的考核条款,本质上从业绩和非业绩两个方面,明确了标的公司的经营目标。
业绩考核: 鸣鹤鸣和其他股东承诺其2015-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4000/6000/8000万元,若单一年度业绩有超出则顺延,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8000万元。 非业绩性考核: (1)观众总量达到实际有效10000 万人(非人次); (2)18 家全网覆盖的、合作278 个比赛日的视频渠道媒体; (3)长期专区性合作媒体专区(专业媒体)达到20 家; (4)总决赛最高同时在线不低于2000 万人。 以上为2015年非业绩考核条件,2016、2017年非业绩考核条件为较上年增长30%。 一方面是业绩考核,公司在2013年第一次投资鸣鹤鸣和,当时标的公司2014-2016年对赌业绩分别为1340/2340/3840万元,而鸣鹤鸣和2014年实际业绩为1365万,WCA今年运营情况势头良好,此次的业绩考核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是非业绩性考核,主要对WCA运营在用户数、渠道、媒体等方面所做的考核。奖惩上主要以考核业绩为准,这实际上是明确了WCA的经营目标,对运营团队会起到一定指引性作用。
3、制定业绩考核奖惩细则,激励措施明确
此次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奖惩细则,对不达标/单年度达标/三年累计达标/超标都做了详细规定,实质上是明确了激励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平衡了各方利益,避免了之前持股51%无激励措施可能带来的纷争和隔阂。 (1)若业绩不达标,则剩余股权全部无条件转让给公司; (2)若单年度业绩达标,则奖励宁毅现金1700/ 2300 /3000 万元;若三年累计业绩达标,则以8亿作为整体估值购买剩余股权;若三年累计业绩超标,则超出部分50%奖励给鸣鹤鸣和管理团队。
4、财务资助和管理团队任职限制
公司同意借款5000万元以支持鸣鹤鸣和发行业务和日常运营;并对管理团队设定了必须在鸣鹤鸣和任职三年的限定,期满后两年内也不得同业竞争。鸣鹤鸣和作为轻资产公司,团队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壁垒之一。此次,通过财务资助和对管理团队的任职限制,公司实现了对鸣鹤鸣和团队的深度绑定,同时表明了公司支持鸣鹤鸣和发展成为电竞产业标杆公司的态度和决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不包含外延情况下,公司2015-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91/3.57/4.40亿元,摊薄EPS分别为0.61/0.75/0.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4/61/50倍。公司通过此次方案实现了各方利益一致性和鸣鹤鸣和团队的深度绑定,坚定了支持鸣鹤鸣和成为电子竞技产业标杆企业的决心和信心,我们看好公司电竞业务的发展,重申“推荐”!
股价催化剂:WCA2015赛季已经开赛,并采取联赛形式,贯穿全年;天象互动旗下游戏业绩爆发风险提示 方案可能面临审核风险、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未来外延不达预期、市场风格切换
隆基股份:利润率水平再上台阶,组件业务高效推进
业绩简评:公司发布201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18.12%,净利润7400万元,同比增长52.52%,略高于此前业绩预告的增长50%
经营分析
毛利率、净利率环比大幅双升,成本优势带来的超额收益进一步彰显:公司一季度毛利率环比大幅提升4个百分点至21.5%,除了多晶硅原材料跌价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是随着公司多次拉晶、金刚线切片、细线化和薄片化等技术升级从研发向全厂的批产导入后带来的非硅成本的大幅下降。此外,由于一季度为传统淡季,季度收入环比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费用率稍有上升,但净利率仍提升1.8个百分点至9.9%。由巨大成本优势早就的超额盈利能力再次得到彰显。
战略性扩张高效单晶组件业务进展神速,生产销售齐头并进:公司在2014年全面完成单晶硅片业务成本和规模的巨大优势积累、并确立行业绝对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开始全力执行第二阶段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高效单晶组件业务及其在国内终端市场的应用,截止目前,生产和销售端重大进展不断,公司的执行力及战略效果可见一斑。
生产端,公司继去年底完成对浙江乐叶光伏的收购,并在今年初投资5亿元在西安设立组件平台公司后,又在今年四月与通威太阳能签署10年期租赁协议,承租下其位于合肥的晶硅电池生产设施,经过升级改造后将快速形成400MW/年的高效单晶电池产能; 销售端,继今年三月与特变电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锁定今年100MW 组件订单后,公司又于近期先后中标中民投100MW 组件订单、及与通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渔光互补”光伏终端应用市场,公司“高性价比单晶组件”的产品定位战略正获得主流终端客户的加速认可。
盈利调整:维持盈利预测:2015~2017E 分别实现净利润6.2,9.9,14.6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10,1.74,2.53元,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67%。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近期股价的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了公司与同业企业相比巨大的竞争优势、清晰且得到高效执行的业务扩展战略获得了市场的逐步认可,从而被给予了较高的短期估值溢价。我们仍然坚定看好公司在新老业务合力作用下的持续高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和500亿元的中期市值目标,以目前股本测算对应91元目标价。
国金证券
中国国航:货运复苏明显,成本领先优势扩大
业绩简评
国航15Q1 完成营收252.6 亿,同比增长3.45%,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同比增加15.8 亿,合EPS 0.14 元,与我们预期一致经营分析.
国际航线和货运量快速增长,客座率有所下滑:公司15Q1 国内航线RPK增长7.7%,客座率降低0.5%。国际航线[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