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一、行业概况
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高温、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等特性,同时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防寒、抗菌、防霉、保暖、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独特的功能。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相对不平衡。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产业相对成熟,占据着行业中高端市场;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由于产业转移,该地区的运动鞋、汽车、机械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世界的加工厂,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由于在鞋材、胶辊、滚轮、管材、胶黏剂、合成革、熔纺氨纶、薄膜等领域的巨大应用市场,国内生产的原材料主要为中低端产品,用于胶黏剂、熔纺氨纶、薄膜等领域的高端产品质量较差且不稳定,主要依靠欧、美进口。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行业的主管部门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本行业的自律性协会组织为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是由全国从事聚氨酯行业的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业务上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协会为企业、行业和政府决策服务,促进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协作,组织行业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活动,积极发展与国外同行业组织的业务联系,开展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近年来,以聚氨酯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在工业生产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对加快聚氨酯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十分重视,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聚氨酯新型材料的优惠扶持政策,为我国聚氨酯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带来了巨大机遇,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行业规模
1、塑料加工行业市场规模
塑料加工业是以制品加工为核心,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航空航天以及高科技领域提供重要产品和配件、特种材料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出产业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塑料制品出口数量从2012年出口851.33万吨,出口金额3,156,517万美元增长至2013年出口896.47万吨,出口金额3,529,316万美元,增值率分别为5.30%和11.81%。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从2012年5,330.92万吨增长至2013年5,836.70万吨,增长率为9.49%。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2011-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12%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8%左右;继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出口份额,继续保持出口贸易年均增长9%左右。
2、橡胶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是世界橡胶消费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橡胶市场消费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已超过美国、日本、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轮胎供应国。2002-2012年,我国橡胶消费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天然橡胶方面,从2001年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72万吨,进口天然橡胶量达281万吨,我国天然橡胶消耗量逐年增长,目前年消费量已超过300万吨,预计2015年将超过350万吨。合成橡胶方面,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产量接近300万吨,到2011年底我国合成橡胶产能达380万吨。
橡胶工业产值方面,2011年我国橡胶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794.4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81.75亿元,实现利税149.12亿元。2012年我国橡胶行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3489.00亿元,同比增长24.86%,实现销售收入3177.59亿元,同比增长14.23%,实现利税224.32亿元,同比增长50.43%。
3、聚氨酯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国从总量上已经成为聚氨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人均消费量仍然偏低,我国聚氨酯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全球聚氨酯工业处于发展中阶段,我国聚氨酯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聚氨酯市场增长的推动力。
根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聚氨酯消费量目标到2010年达到400-500万吨,而实际上2010年底我国聚氨酯消费量已达600万吨。
根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2015年我国聚氨酯弹性体需求量将达到110-120万吨,其中弹性体(包括CPU、TPU、防水铺装材料)达到70-80万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将得到提升,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三、行业基本风险
1、原材料供应风险
由于热塑性弹性体的原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热塑性弹性体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国外少数几家企业,国内能够掌握其原材料MDI核心制备技术的只有万华化学一家。因此,在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技术方面,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依赖程度较高的风险。
名称 TPU原材料行业集中度 全球CR5 中国CR5 集中度 MDI 84% 100% 很高 BDO 49% 78% 较高 AA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