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1月份“乘强商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1月汽车销售231.96万辆,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7.6%。其中乘用车同比增长10.4%,商用车同比下降9.0%。1月销量环比出现下降,部分由於去年12月份基期过高,同时和我们的预期相比,商用车表现低於预期。乘用车的表现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SUV和MPV增速继续领先。1月份乘用车销售203.8万辆,环比下降1.1%,同比增长10.4%,乘用车略有下降部分是由於12月份乘用车由於限购带来需求透支,同时管道去库存效应比较明显,其实从终端来看,乘用车销量环比来看仍然是增长2.4%。分品类来看,SUV和MPV行业继续领跑各细分子行业,1月份SUV当月销售48.73万辆,同比增长51.1%;MPV销售22.55万辆,同比增长17.3%。轿车当月同比增长2.2%,微客同比下降24.3%。
库存天数显着下降。库存来看,从乘联会资料中得知,1月份经销商库存下降6.6万辆。
经销商月数来看,从上个月的1.41个月下降至1.34个月左右。厂家库存来看,当月下降了6.5万辆,库存月数从0.38下降至0.33个月。1月整体库存显着去化,侧面显示出需求较为强势。
自主品牌份额同比反弹最为明显。1月份各车系继续分化,环比来看,德系车市场份额反弹比较明显,而日系份额出现下降。1月德系车市场份额环比反弹7.6个百分点至21.9%,而日系车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至11.9%。日系和德系车表现和上个月相反,原因在於德系车部分销量转移到1月份,而日系车1月份处於库存去化状态。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反弹,1月份达到42.6%,连续6个月出现反弹,复苏态势依旧。份额同比来看,自主品牌车表现最好,而日系和韩系车表现较差,1月份自主品牌份额同比反弹了4.2个百分点,而日系和韩系分别下降了1.7个百分点。豪华车来看,1月宝马/宾士/奥迪分别销售4.0万辆/2.8万辆/5.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7.9%/16.0%/14.6%。宝马表现较弱与进口车有关,由於15年度目标仍未完全确立,可能进口车的提车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商用车表现低於预期。1月份商用车28.16万辆,环比下降19.3%,同比下降9.0%。1月份商用车表现低於预期,商用车中客车表现比较好,1月份重卡表现依然较差。根据第一商用车网,1月份重卡销售3.9万辆,同比下降了23.8%。重卡跌幅较大仍主要是由於终端需求低迷,在投资需求继续下滑的背景下,重卡需求前景依然不乐观。
平行进口的影响不大。2月9日,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交易中心正式试营业,这意味着长期处於灰色地带的汽车平行进口,将在上海自贸区率先正规化。我们认为,平行进口对国内4S店业务/汽车价格体系的影响仍然不大。据了解,13年通过非法管道进入中国的平行进口车的车辆大概8.3万辆,占国内进口车总量的8%。即便是将该行为合法化,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车源问题、平行进口车商门槛设置较高问题,目前通过平行进口的车辆多是一些小众车型。我们认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一个最大的意义在於该项政策是对现有汽车销售授权制度的一种挑战,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修改势在必行,这或有助於改善经销商的境遇。
维持领先的行业评级。总体来看,1月份仍然呈现出“乘强商弱”的格局,乘用车表现仍然较为强劲,这既有需求较好的原因,也有今年春节较晚的原因,商用车则受投资等因素拖累表现不佳。2月来看,2月份有17个工作日,和去年同期持平,和去年不同的是,去年2月首周是假期,而今年的假期在2月下旬,一般春节前购车欲望较强,加上油价下跌的叠加效应,因此2月份的销售仍然值得期待。预计2月份销量同比增速有望实现高个位数。我们仍然维持行业领先评级,首推个股为长城汽车。(交银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