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编者按:默沙东表示,将出资84亿美元并接手11亿美元债务,收购Cubist Pharmaceuticals Inc 。默克将通过该笔交易进入对抗超级病菌的药物市场。这笔交易也表明,大型药厂正在把注意力重新转向抗生素。近期,罗氏、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纷纷投资研发对抗超级病菌的新疗法。2010年,超级病菌在欧美多个国家爆发,引发了当时资本市场一波炒作热潮。而海外医药巨头聚焦超级病菌药物研发,也有望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机会。A股上市公司中,四环生物、海正药业、联环药业、上海医药等涉足“超级病菌”的抗生素概念,值得关注。
四环生物
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医学技术及传统医药相结合的现代化药品生产企业,主营肝炎诊断试剂、注射剂、体外诊断试剂等,主要产品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肝炎诊断试剂、体外诊断试剂、注射剂等。公司拥有年产3000万瓶(袋)的输液车间,10亿支的针剂车间,60亿片(粒)的固体制剂车间,500万瓶的中药酒剂车间,年产1000吨的原料车间。同时公司还配备了从德国、美国、台湾、意大利引进的非PVC软包装输液生产线,傅立叶红外谱仪,安捷伦气相,高效液相仪,紫外检测仪器以及日立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确保了药品生产质量。
联环药业
公司是一家制造和销售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及有机中间体的股份制医药企业,经营的范围包含:片剂(含激素类)、硬胶囊剂(含激素类)、颗粒剂、栓剂(激素类)、冻干粉针剂(激素类)、原料药等(按许可证规定范围)的生产、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产品涵盖泌尿系统药、抗组胺药和心血管药等三大系列。主要产品有创新药物爱普列特片(川流),新药特非那定片(敏迪)、依巴斯汀片(苏迪)、非洛地平片(联环尔定)、辛伐他汀片(征之)、达那唑胶囊及栓剂、注射用硫酸普拉睾酮钠、巴洛沙星片、蚓激酶胶囊、盐酸舍曲林胶囊(联环优定)、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度和)等二十多个。公司所有生产线和产品均通过GMP认证。
海正药业:期待制剂业务进一步发展
海正药业 600267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丁丹,胡博新 撰写日期:2014-11-18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谨 慎增持评级。公司以特色原料药起家,通过与辉瑞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海正辉瑞,加快向制剂企业转型,随着合作的深入和整合的推进,海正辉瑞的现有产品已进入稳步增长期,同时更多新产品也将在该平台实现快速放量,公司未来有望转型为综合性制药企业。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 分别为0.32、0.42、0.55元,同类可比公司2015年平均PE 30X,考虑到海正辉瑞所具有的品牌和营销优势,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谨慎增持评级,目标价18元(对应2015PE 35X)。
传统的原料药业务处于调整期,期待合资公司制剂业务进一步发展。由于产品线老化及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预计2014年公司的原料业务仍继续下滑。公司与辉瑞的合资公司海正辉瑞2013年完整并表,实现营收43.2亿,净利润4.45亿,已成为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预计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辉瑞注入产品的品牌优势以及合资公司营销推广项目,与省工业公司和百盈科技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发力制剂业务。预计未来公司制剂业务将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
在研新产品线丰富。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目前有4个一类新药处于临床: HS-25(美国Ⅱ期、国内Ⅱ/Ⅲ期)、HPPH(国内Ⅰ期)、AD-35(美国IND 申请获批)、人参皂苷C-K(国内Ⅰ期)。此外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抗体注射液、重组人胰岛素等产品Ⅰ期临床实验也进展顺利。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品安佰诺已完成临床实验和药监局CDE 技术审评,正处于现场核查和GMP 二合一检查中。随着新产品的陆续获批,预计通过海正辉瑞优秀的营销体系,新产品可实现快速放量。
风险提示:新产品获批低于预期,原料药业务波动风险,固定资产折旧压力较大(2013年ROE 仅6%,截止2014Q3末,固定资产45.9亿元,在建工程41.3亿元,后续折旧压力较大)
上海医药:分销业务提速,业绩逐季提升
上海医药 601607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叶寅,邹敏 撰写日期:2014-11-03
事项:公司公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87.16亿元,同比增长18.36%,实现净利润19.13亿元,同比上升16.00%,扣非后净利润17.06亿元,同比增长8.09%,EPS为0.71元。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247.03亿元,同比增长27.73%,实现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21.93%,EPS为0.22元。Q3业绩靓丽,符合我们业绩逐季改善的判断。
平安观点:
扩大布局,医药分销业务强劲增长
上半年公司通过并购加强了山东、陕西、北京、内蒙的网络布局,已经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为医药商业的快速增长打下铺垫。前三季度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收入608.13亿元,同比增长20.98%,增速明显提升。受药品降价影响毛利率下降0.16pp至5.98%。药品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56亿元,同比增长9.25%,毛利率18.87%。
工业深化结构调整,为未来的增长打基础
前三季度公司医药制造业务继续深化结构调整,实现收入83.08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高毛利潜力品种继续保持较快增速,羟氯喹增长23%、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增长21%。随着高毛利潜力品种占比提升,工业毛利率显著提升0.95pp至47.85%。其中64个重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49.08亿元,同比上升4.15%,占工业销售比重59.08%,平均毛利率65.65%。
研发稳步推进
公司在研项目稳步推进。3.1类新药鲁拉西酮原料及片剂的临床申请已于10月获CFDA受理。公司与复旦张江联合研发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突变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启动I期临床。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16元
公司工商业均衡发展,工业进行结构调整为未来增长铺路,商业已经基本完成全国网络布局。我们看好新管理团队带来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提升,未来国企改革激励机制有望改善。预计2014-2016年EPS为0.93、1.07、1.24元,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16元。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控费;并购整合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