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MLF即将到期等一系列因素影响,银行间短端利率飙升。12月17日,银行间隔夜债券回购利率上行37BP至3.13%。18日进一步上行43BP至3.64%,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他期限回购利率全面上扬。短端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行,国开债收益率曲线甚至出现了倒挂。
由于短端利率的大幅攀升,大概率已经明显地突破了央行设定的短端利率走廊。12月17日,央行启动SLO,并续做部分MLF.18日,央行进一步提供SLO,并续做部分MLF。作为货币市场的“熔断”机制,SLO不受公开市场操作日(周二、周四)限制,实际运用过程中,能够连续大规模投放,直至有效平抑短端资金紧张。
随着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供应的恢复,9月以来银行间债券收益率的下行过程可能告一段落。银行信贷投放增长、存贷比调整、同业缴存以及其他监管政策的调整,与中央银行货币宽松之间的博弈和交替,主导未来银行间的利率走向。我们倾向于认为,在经济全面恢复的证据得到确认之前,债券收益率或处于区间震荡的格局。
地方存量债务甄别和交易所质押资格调整等政策冲击,使得信用债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银行间资金面回复平稳、政策冲击消退,信用债收益率中枢料将下行。此外,这些新政策的落实,正在带来信用债各品种之间收益率的分化。
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
在3月份电话会议《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中,我们分析认为,2月开始的人民币汇率的快速贬值,可能主要来源于央行的主动干预。待经济企稳、央行干预退出,人民币汇率将企稳并重拾升势,预计这也许出现在2季度末。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在5月底企稳,6月初即转入升值通道,比我们预期的略早一些。7-10月,在美元强势、新兴汇率指数持续下跌的背景下,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表现相当坚挺。期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可能主要来源于央行干预的退出,这在7-10月央行外汇资产的连续零增长上能够得到验证。
进入11月,人民币相对美元终于开始走弱,与其他新兴国家的汇率走势同步起来。期间,11月21日晚人民银行宣布降息、11月底以来新兴国家普遍的资本大量外流,则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贬值的趋势可能持续。
四、俄罗斯经济金融形势严峻,全球金融市场动荡7月原油下跌以来,俄罗斯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卢布大幅度贬值、股市持续下跌。11月27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原油产量不变,随后欧佩克又下调全球原油需求,在此背景下,卢布加速贬值、股市加速下跌。12月15日,俄罗斯央行紧急宣布加息,一次性提高基准利率(再融资利率)650个基点至17%,捍卫卢布。
实际上,11月底以来,不仅仅是俄罗斯,新兴市场普遍地面临大规模资本外流。新兴汇率指数大幅下跌,股市开始调整随后大跌,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行。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风险偏好也阶段性大幅回落,股票市场11月底以后开始调整,12月中旬加速下跌;债券收益率趋势下行。黄金价格11月底以来也有小幅的上涨。
原油下跌,加大了新兴国家特别是部分产油国经济和金融动荡的风险,这给短期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美国11月的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2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近几周的首申人数等,均超出市场预期,经济数据多数表现积极。美联储议息会议基调温和,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积极的经济数据和温和的议息会议声明,促使美股止跌企稳。
欧洲方面,12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小幅回升。市场预计,尽管面临阻力,欧央行或仍能够在1月下旬成功出台欧版量化宽松。12月18日,瑞士央行还宣布降息,进入(超额准备金)负利率时代。
12月9日以来A股指数平台整理,外围市场下跌。AH溢价指数12月18日达到122,为2011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