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开山股份(行情,问诊):新业务进入收获季 “强烈推荐”评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方正证券(行情,问诊)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大军,刘建民 日期:2014-11-04
投资要点
新业务:
1.2014年是公司开展膨胀机业务第二年。第一年推出产品,建成电站,主要做应用和实验。第二年是把产品谱系做齐,同时把以前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2014年公司膨胀机业务主要在三方面取得了进展:
(1)产品谱系逐步完善。高压、大流量的产品都已经成熟推向市场,订单也很多,ORC膨胀机单机最小50KW,最大到2300KW都有订单,产品应用正在进行中。后续还会有一些开发。
(2)可靠性问题基本解决。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工质泵的故障率,最终通过开发螺杆工质泵彻底解决了该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升,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3)在商业模式上取得了突破。在资金模式上,逐渐减少合同能源管理订单比例,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融资租赁等,有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2.石油炼化行业现状为公司推广膨胀机创造了机遇:
(1)我国炼油能力已经过剩,虽然芳烃的进口量还有约40%,但如果现在的在建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也将属于饱和状态。国内石化工程公司新业务方向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开拓海外市场,继续做增量,二是从存量市场挖掘潜力,比如通过推广公司膨胀机产品做节能改造。
(2)我国的芳烃项目(除了海南炼化)基本不挣钱,因为海南炼化项目能够实现盈利,其二期项目已从60万吨扩容到100万吨。海南炼化项目之所以能够盈利,主要是因为该项目不需要用外网1度电,还可以对外输送。目前,大部分石油炼厂都在推进能效倍增计划,都会在低温余热方面做文章。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厂,能够换出来的热水是2000吨,对应的膨胀机的装机功率是12000KW(不包括芳烃),能发出上亿度电,市场空间很大。
(3)中石化曾计划投入大笔资金来发展地热发电,但中国在中低温地热方面还没有发出来过一度电。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温地热占15%,中低温地热占85%。而在中石化内部有大量与地热热水类似的中低温热水存在,如凝结水等。在我国地热产业产业政策不明朗、资金投入大的情况下,我们预测中石化将转而将资金投向中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成熟后可以进一步移植至地热发电。
4.在新业务膨胀机业务发电方面,公司将主要依托工程公司的技术实力进行市场拓展,如公司与中冶在钢铁领域的合作进行就非常顺利,如宣钢的成功案例。公司将进一步寻找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乐观的预计,公司在石化领域类似的合作将在年底或明年一季度有所成果。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将以美国奥玛特公司为榜样,不光提供设备,还将参与项目的经营。
传统业务:
1.房地产景气度下行,对公司传统压缩机业务影响很大,目前增量市场十分有限,但“节能”的空间很大,压缩机的耗电量占全世界总耗电量的30%,其中空气压缩机的耗电量占10%。一台空气压缩机的生命周期里,80%是电费,购置和维护成本只占20%。通过推广节能新产品、开拓存量的节能改造业务,公司可以有效冲抵传统压缩机增量下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1)公司的压缩机产品比同类品牌产品能够节能15%~25%。我们预计2014年公司二级压缩机销量600台,按每台35万元测算,可为公司贡献收入2.1亿元,预计贡献净利润8000万元以上。预计2014年公司二级压缩机将销售1000台左右,对应收入为3.5亿元,净利润1.2亿元以上,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做到2000台,实现收入7亿元以上。
(2)公司也做了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逐步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进行转变。通过免费做项目改造,分享节省下来的电费收入,这种模式在福建和广东都取得了成功。公司计划在造船、家电等行业进行重点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14年-2016年公司收入22.8/31.4/40.6亿元,同比增长16.9%/28.6%/29.3%,归母净利润4.16/6.1/8.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97/1.43/2.04元,对应PE为35/24/1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低温发电技术推广进度低于预期风险,项目不能稳定运营风险,高温热泵业务以及外延式收购不确定性风险,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