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新材料系列报告之六高温合金深度研究:航空发动机为核心的多重领域驱动高温合金行业进入井喷式增长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突破引发国产化需求,高温合金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伴随航空航天和工业燃气轮机领域高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增量需求以及自主研发技术不断突破,类似单晶叶片等新产品有望逐步国产化,国内高温合金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巨大的潜在增量需求配合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航空发动机和汽车领域双轮驱动行业增长:综合考虑军用和民用飞机的新增与替代需求,航空发动机市场未来20年对应高温合金的需求空间大约为864亿元,未来20年该领域高温合金需求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2.15%,考虑到大飞机项目等国产化进程的时间,我们认为2017年将是行业爆发期。另一方面,汽车发动机领域是短期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领域,我们估算出2020年汽车领域对应的高温合金总用量约为1.67万吨,7年复合增速达到20.9%,将是未来高温合金发展最为迅速的民用领域。
未来7年行业年复合增速17.5%,成长迅速空间广阔:我们预计自2017年开始,航空发动机需求伴随技术成熟将呈现井喷式增长,汽车领域高温合金需求渗透率提升伴随行业自身增长,将双轮驱动高温合金行业需求增速迅速上升。考虑到未来核电、石化、导弹等领域的需求,我们综合测算,截止到2020年,高温合金行业单年总需求为39722吨,较2013年的12871吨增长2倍多,空间广阔;行业年复合增速高达17.5%,成长迅速。
技术壁垒和军用认证构成行业护城河,高端领域仍有技术差距。高温合金的生产是复杂和精密的,需要依托强大的生产和研发技术方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该行业无论军品和民品均涉及到产品认证问题,认证周期长,审核严,为该行业构筑了天然壁垒。国内目前高温合金生产技术仍以多晶为主,落后国外的单晶技术,且在成材率与使用寿命上有不小差距,未来技术进步的空间很大,而在汽车、石油石化等民用领域,国内外高温合金生产技术差距并不明显。
供需缺口有拉大趋势,国产化率逐年稳步提升。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高温合金生产量将会呈每年15%-20%左右的增速增长,即便如此,在需求井喷的2018-2019年,行业的供需缺口将分别达到8905、9634吨,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我们预估目前高温合金的国产化率接近35%,而这一数据伴随进口替代的发生,预计到2020年国产化率将增加至63%左右,逐年稳步提升。
给予高温合金行业看好评级,重点推荐钢研高纳(行情,问诊),关注炼石有色(行情,问诊)、抚顺特钢(行情,问诊)、久立特材(行情,问诊)!基于高温合金行业逐步拉大的供需缺口,我们给予该行业看好评级。我们认为长期浸润于高温合金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拥有独到生产技术(包括资源)的企业未来最有可能享受到行业需求爆发的红利,从而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大幅的增长。我们首推钢研高纳,建议关注炼石有色,抚顺特钢、久立特材。
风险提示:(1)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进度慢于预期;(2)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大幅下滑;(3)高温合金生产企业技术持续难以突破,高端高温合金无法供应致使企业无法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