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截至16日,据不完全统计,中航工业集团各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高管增持股份总资金超过3500万元。 除了国产大型客机C919和大型运输机,中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下称“AG600”),也终于开始总装了。 7月17日,AG600在中航工业通飞珠海基地完成机身段对接,全面进入总装阶段。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AG600计划在年底完成总装,明年实现首飞,预计首飞后两到三年交付客户。 制造难度高于传统飞机 AG600是当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主要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是中国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也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中航工业集团民机工程部通用飞机办公室主任冷毅勋告诉本报记者,AG600可在陆上机场和长1500m、宽200m、深2.5m的水域起降,执行灭火和水上救援任务,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而目前世界上起飞重量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在40吨左右。 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还是绿色机身的AG600大小与波音737差不多,机头上部是飞机座舱和通舱结构,底下是一个双曲面的流线型船体结构,水上应急救援一次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 “对于水陆两用飞机来说,既要保证水密性要求,又要实现机体的增压要求,机头部件还要满足功能使用要求,设计和工艺制造难度非常大。” 冷毅勋透露,其制造难度要高于传统的运输类飞机。 据本报记者了解,AG600的各部件主要由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各公司合作制造,其中中航通飞作为责任主体,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作为总设计师单位,中航通飞华南公司作为飞机主承制单位;而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承担机头的制造,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承担中机身和机翼的制造,中航飞机汉中分公司承担后机身和尾翼的制造,中航通飞华北公司承担发动机短舱的制造,中航工业复材中心承担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中航工业南方承担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统也由中航工业所属相关单位研制。 耿汝光表示,目前,AG600中机身、机头、中后机身、后机身以及中央翼段大部件、发动机短舱及支架已经先后交付,并已取得了17架意向订单,主要是一些承担救援任务的相关部门,比如林业部门可以用于森林灭火,海洋局可以用于海洋监测、海上救援,海警可以用于海上维权执法,以及海洋测绘、远海岛礁人员和货物运输等。 护盘股票投入超10亿 一旦AG600交付后实现批量生产,也有利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获得更多的转包生产订单。据本报记者了解,中航飞机(000768.SZ)旗下的多家公司就主要负责机头、机身等重要部件的制造,而截至记者发稿时,中航飞机接近涨停。 而除了中航飞机,中航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17日都现盘中涨停,包括中航电子,中航动力,中航机电,中航光电等。 据本报记者了解,最近几天,中航工业一直在持续增持所属上市公司股份,仅7月15日一天就投入5.37亿元用于增持股份,个别股票投资金额超过3亿元。 早在7月7日下午,中航工业集团就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维护股票市场稳定的措施,号召集团直属公司及所属各上市公司继续搞好科研生产,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资者回报长效机制,依法依规维护所属上市公司股价稳定,随后还发布了《关于鼓励集团公司所属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相关事项的通知》,鼓励集团公司所属上市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集团直属单位管理层在本公司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时通过增持股票等方式稳定股价。 中航工业集团方面透露,截至目前,中航工业已投入资金达11.63亿元,同时,中航工业各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高管通过二级市场也在进行增持,部分高管增持1万股以上。截至16日,据不完全统计,各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高管增持股份总资金超过3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