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河源项目是汉能布局光伏业最先的一步棋。2009年,汉能宣布,在广东河源投资210亿元建设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 资料显示,河源项目为汉能控股集团最早启动的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之一。汉能河源项目于2009年落户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项目分两期进行,首期投资60多亿元,占地30多万平方米,项目计划2011年11月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能1GW. 2015年3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汉能河源基地走访期间,有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该基地内部数栋庞大的厂房,只有两栋在正常生产,但其他几栋厂房建筑谈不上什么利用率,很少有人出入。而该公司同期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也显示,河源项目已投产产能为550MW. 有应聘人员向记者介绍称,汉能招聘时开出的薪酬似乎也低于周边企业。而一位汉能该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员工工资水平为每个月3000元~5000元,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另一名员工补充道,如果每天加班,每个月的工资会接近4000元。 记者了解到汉能河源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其他一些企业招聘广告中承诺的工人固定工资,也在3000元以上,综合薪酬可超过5000元。 而号称投资175亿元的海南海口项目的进展并不寻常。 资料显示,汉能海口项目规划总用地规模为1200亩,其中工业用地800亩,配套用地400亩,约占海口保税区工业用地的三分之二。其中,汉能方面计划投资120亿元,用五年时间分期建设年产1G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投资30亿元,建设汉能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设10万KW薄膜太阳能示范电站项目。2010年,该项目被海南省、海口市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4月9日周四,一个正常的工作日,记者在汉能位于海口综合保税区的生产基地厂区旁感受制造类企业的“清闲”:时值中午,生产基地内几乎看不到人出入,也听不到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 在谈及汉能海口项目时,海南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称,因为技术未能达到行业准入标准,该项目基础设施虽已部分完成,但产品不能销售,主管部门也一直未对其进行监管。 “可以说汉能在海南的这个项目,就一直没有正常过,究竟不正常到什么地步,这个还是要找企业去问,我们不方便说。”该官员表示。 而截至记者发稿,对于“基础设施虽已部分完成,但产品不能销售”的情况,尚未获得海口汉能项目方面的证实。 也有海南当地政府官员对记者表示,作为重点建设项目,从海口市到海南省的主管部门,都一直在积极想方设法为其提供支持,主管部门甚至多次向工信部为其争取行业准入、政策、审批支持,海南省也在为其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但项目进展依然缓慢。 海南省政府服务中心网站2012年9月发布的一条信息显示,为支持海南汉能项目建设,海口海关主动为企业提出可行性解决意见,最终获得海关总署的批复同意。经测算,预计可为该企业争取到银行抵押贷款人民币4.9亿元。 “我们能给的政策都给了,还跑到北京找相关部委做工作。”该官员称,项目进展仍然缓慢,他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问题,汉能依靠收购海外企业获得技术,支持国内项目发展,但收购而来的技术,却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二是光伏行业仍处于低谷,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第三是企业投资意愿不足。 有海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一位官员介绍,目前汉能海南项目已建成的产能仅为300MW,全部达产后产值预计也仅有10亿元左右。 相关报道: 争议李河君:业内称其为资本市场“讲故事”挣快钱 摸底汉能美国收购项目:技术离商业化有多远? 汉能九大光伏基地全景图 黑龙江汉能:近半土地“未利用”1500亩已办理抵押 四川汉能:银行续贷趋谨慎 南京汉能:基地“停摆”四年 武进汉能:行业因素影响大 汉能海口项目“一直没有正常过”? 长兴汉能:地方平台曾垫资5.8亿 青海汉能:500亩地“围而未用” 园区催促 李河君的雄心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