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导读】阿里巴巴纳税额一年增长56%再创新记录,成为中国首家纳税超过百亿元的电商大户。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转型,就是要让新经济成为新常态下的新支点。 在临近羊年之际,阿里巴巴频频上头条。这一回上头条是因为,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第一家纳税超过百亿元的互联网公司。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纳税总额为109亿元人民币,这109亿,仅仅是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企业向国家和社会纳税的金额,并不包括淘宝、天猫上的纳税商家。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成为电商纳税的第一大户,是当之无愧的“土豪”。而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的纳税额还只有7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这一数字在过去一年实现了56.4%的增长。 税收高增长的背后,是阿里巴巴营收的不断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巴巴营收超过708亿元人民币。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浙江省除烟草公司外纳税最多的公司。对于一个以制造业和外贸闻名的经济大省,这一变化显示,随着阿里巴巴的异军突起,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将成为整个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转型的稳定器。 对于正处于“换挡期”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或许是件令人欣慰的标志性事件。乐观派判断,阿里巴巴所代表的新兴产业,也许会接力传统产业成为国家新的税收支柱,减缓中国经济的转型阵痛。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作家叶檀认为,阿里巴巴建立的生态圈效应,不仅带动了无数人创业,也能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实现互联网升级。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未来这一效应也就愈发明显。 叶檀: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4年纳税额数据是比较好的,尤其是考虑到在淘宝平台上小网店,因为它的营业额比较低,95%的网店是不用纳税的。2014年纳税总额将近110亿,显然比2013年是有大幅增长的,而且是基于这个平台本身的业绩的增长,所以从这个电商也好,从2015年将要兴起的微商也好,它确实是给中国的经济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而且说明中国整个的商业生态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所以对于中国的商业来说,对于中国的服务行业来说,它的转型这个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互联网专家刘兴亮: 经济之声: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第一家纳税超过百亿元的互联网公司。这仅仅是阿里集团一枝独秀,还是代表着整个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状态都比较好? 项立刚:中国整个互联网企业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不仅是阿里巴巴,包括像百度、像腾讯,包括像其他的电子商务的公司都是发展的很好,首先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其次经济水平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像电子商务这样的产品,受到了众多的用户认同和追捧。所以整个的互联网产业都应该说是比较朝气蓬勃。 经济之声:109亿还仅仅是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企业向国家和社会纳税的金额,并不包括淘宝、天猫上的纳税商家。如果算上阿里巴巴整个电商生态体系创造的纳税额,这个数字将更巨大。现在讨论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未来是否能够成为我国税源的新支柱是否现实? 项立刚:我认为,如果是比较狭隘的理解互联网企业,比如信息传播等,它的营业额和相应的税收是比较少的。但是如果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理解,它带来的机会,进而产生的税收将是非常可观的。 经济之声:前段时间,刘强东以纳税问题暗指阿里是不纳税企业,在媒体圈儿引起轩然大波,电商平台在纳税方面现在还存在什么问题? 项立刚:其实电商平台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像普通零售店一样,按照国家的实体店去纳税。互联网的销售越来越多代替的零售企业,税金各方面也越来越多,但是没有成为国家有价值的税源,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经济之声:未来,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怎样的? 项立刚:其实我相信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过程中间,仍然存在非常大的机会。未来的互联网是一个智能的互联网,不仅是电子商务,同时它和传统的智能交通、智能健康,其他这些领域结合起来,会形成很多新的机会。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才刚刚开始,它前面的路还很远,而且会有很多的机会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