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元,较2004年增长2.37倍。
民族北斗,潜力无限: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军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
北斗技术达尖端水平,亚太精度、短报文功能领先GPS。
三、催化剂是否给力?
北斗战略三步走,下半年稳步推进,今年将发送13颗北斗卫星;外部风险提高,国防需卫星助阵;北斗芯片成本降低40%,市场推广将提速。
把握“一带一路”契机,北斗卫星走出去;政策催化不断,北斗提速不止;产业内部活跃,并购合作加速
四、投资逻辑如何把握?
投资逻辑主要把握三条主线,其一是产业链各环节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其二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强或近期实现突破的企业,其三是受益军民融合概念,有望实现业绩大幅增长的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或不及预期,市场发展不及预期,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导航系统缘起何处?
(一)因何生,为何起?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拉开了卫星导航发展的序幕。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研制的火箭已经可以抵达太空的边界,人造卫星升空的梦想得以实现。1957年,苏联率先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号”送入预定轨道。1960年,美国发射了一颗名为“光环”的卫星,用来跟踪苏联的“斯普特尼号”卫星。在跟踪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多普勒频移效应”为卫星导航的研发提供了最初的灵感。1963年,美国将第一颗实用导航卫星子午仪5B-2号送入太空。自此,利用卫星为人类提供导航等一系列服务成为现实。
卫星导航最初服务于军事需要,现已转型为军民两用。卫星导航诞生于美、苏冷战时期,其最初的发展得益于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作用,导航系统主要为军队提供搜集情报、应急通讯等服务。冷战结束后,卫星导航仍然被视为提高军事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服务于军事需要。但是,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世界各国的关注点开始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社会与经济发展领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卫星导航也逐步实现军民两用的转型,在民用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卫星导航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气象监测、海洋渔业、灾害监测与救援、测绘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四大系统,顺势而生
各国布局卫星导航,四大导航系统形成。基于卫星导航产业对于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各国纷纷布局卫星导航的研发与建设。近年来,卫星导航在精度、覆盖范围等性能方面不断改进,卫星导航技术获得长足发展。美国GPS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以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同构成了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当前,从整体发展水平看,美国GPS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GPS系统。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启动了GPS计划,1994年已全面建成了覆盖全球范围的GPS系统。该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用户GPS接收设备构成。空间部分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的24颗卫星组成,轨道高度为20200km。地面控制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5个监控站、3个注入站。目前,GPS系统可实现覆盖全球、全天候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较为成熟的技术使该系统在全球导航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欧洲伽利略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于1999年首次提出,是由欧盟主导,多国共同参与构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的空间段部分包括均匀分布在三个轨道上的30颗卫星,轨道高度为23616km。系统提供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2012年,4颗伽利略卫星初步形成网络。但由于欧盟内部争议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该计划一度延迟。2015年年初,欧洲委员会重启了伽利略卫星的发射计划,预计在2020年完成30颗卫星的全部发射计划。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格洛纳斯项目最早由苏联在1976年启动,现由俄罗斯政府运作,旨在提供覆盖全球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系统的空间部分包括均匀分布在3条轨道上的24颗卫星,轨道高度为19390km,定位精度为10米。1996年,该系统正式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为24颗,初次实现了覆盖全球的导航能力。但是,由于最初卫星设计的平均寿命较短等原因,格洛纳斯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一度停滞。目前,该系统处于复兴阶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系统,与美国GPS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俄国格洛纳斯系统共同构成全球四大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分布在3条轨道上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构成,轨道高度为21500km。该系统旨在提供覆盖全球范围的导航、定位、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等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
市场竞争激烈,北斗“后发制人”
(一)竞争日益激烈,“1+3”格局形成
卫星导航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带来的巨大效益,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各国积极开展本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与制造,全球卫星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目前中俄增长势头强大,欧洲正在加紧建设伽利略系统,全球卫星导航市场形成了“1+3”的格局。
国防与经济双重效益,卫星导航布局分秒必争。从维护国防安全角度看,卫星导航技术是争取信息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要素。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公布的《卫星产业状况》显示,当前美国GPS导航系统占据了世界导航市场90%以上的份额。这意味着全球其他国家将受制于美国未来的导航战略计划,国防安全问题凸显。从社会经济效益来看,卫星导航在交通运输、农业、气象监测、海洋渔业、灾害监测与救援、测绘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卫星导航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