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编者按:本轮行情牛气十足,自3月9日以来一路势如破竹,在每日逾万亿元的成交配合下,转瞬沪指已兵临4000点整数关口之下。分析人士表示,在沪指冲击4000点的过程中,前期资金涌入的个股有较大概率成为冲关的急先锋。统计显示,3月9日以来截至昨日,共有459只个股大单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占交易中A股的18.51%,合计大单资金净流入608亿元,从行业来看,银行、采掘和农林牧渔等三行业大单资金净流入股占行业个股总数的比例居前,今日本文特对上述三行业进行分析解读,供投资者参考。
银行 行业再收“政策红包”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银行行业16只个股中,有7只股票3月9日以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占行业内成份股总数比例为43.75%,累计吸金111.08亿元,而银行行业也成为了大单资金净流入股票家数占行业内股票总数量比例排名第一的申万一级行业。
具体来看,这7只个股分别为:兴业银行(行情601166,咨询)(593237.94万元)、平安银行(行情000001,咨询)(146893.06万元)、浦发银行(行情600000,咨询)(135688.21万元)、光大银行(行情601818,咨询)(110941.12万元)、民生银行(行情600016,咨询)(74912.58万元)、华夏银行(行情600015,咨询)(49131.27万元)和中信银行(行情601998,咨询)(6214.16万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3月9日以来板块内所有成份股全部实现上涨,其中,兴业银行(46.27%)、宁波银行(行情002142,咨询)(31.10%)、光大银行(29.82%)、南京银行(行情601009,咨询)(25.10%)、平安银行(25.07%)、浦发银行(22.60%)和华夏银行(20.79%)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更是超过20%。
4月3日,央行网站发布新闻称,已经取得监管部门相关业务资格、发行过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且能够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注册,并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分期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此举意味着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正式启动。此前,监管层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且发起机构自留比例也得以调整。中信建投预计,2015年资产证券化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4000亿元-6000亿元的发行规模。
投资策略方面,华泰证券(行情601688,咨询)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叠加前期债务置换对于资产质量缓解,银行风险溢价显著下降。另外,近期经过一波调整后,银行的低估值为投资者提供护城河,行业存在机会。标的选择兼顾低估值和差异化的品种,可关注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行情601169,咨询)和华夏银行,中长期看好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