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随着2014年四季度基金季报的公布,机构在行情最火爆时期的操作路径也随之曝光。白马成长股被机构继续大幅减仓,超配比例从2013年三季度的4.65倍连降5个季度至2.34倍,降至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
尽管白马股还在被继续减持,但有机构认为,经过前期的上涨,强周期公司估值已经回到中位数以上,短期估值偏高,机构持仓变重,阻力加大;蓝筹快速上行已经结束。而白马成长股兼具盈利增长和估值水平两个优势,白马股的“配置价值凸显”。
大市风向/
◎四季度机构操作路径曝光
在大盘、小盘股齐“飞扬”后,机构将目光再度聚焦于白马成长股。
申银万国在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根据基金四季报,2014年四季度基金资产配置风格为:大幅加仓金融地产,继续大幅减持白马成长股。其中,四季度股票基金投资占比33%,与三季度持平;而债券投资市值占比26.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股票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82.4%、86.2%,接近历史高位。
此外,传统周期品行业配置系数从历史底部止跌回升,环比加仓幅度71.6%。其中证券、保险、银行和房地产的配置占比分别为10%、10%、15%和9%,非银的配置系数创下10年以来的新高。依然低配的行业是采掘、交通运输、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和轻工制造。
泛成长类代表的创业板、TMT超配比例均从历史高位下行。创业板环比持股数量下降20%,连续下降两个季度;TMT+休闲服务持股数量下降26%。
对于白马股,机构则是继续大幅减仓,超配比例从2013年三季度的4.65倍连降5个季度至2.34倍,降至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持股数量较三季度减仓32%。
2014年四季度的配置系数较三季度大幅减少的行业依次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电子、传媒、汽车和电力设备。从历史平均配置系数的偏离度来看,严重低于均值的行业有:食品饮料、商业贸易、采掘、银行、交通运输、钢铁和化工;大幅超过均值的行业是:计算机、非银金融、传媒、休闲服务和房地产。
申银万国由此给出配置建议:平衡结构。经过前期的上涨,强周期公司估值已经回到中位数以上,短期估值偏高,机构持仓变重,阻力加大;蓝筹快速上行已经结束,将宽幅震荡。但是增量资金不会轻易离场,小股票需要的资金量相对有限,因此小股票活跃的持续性和幅度将超出预期。
从蓝筹股迁移出来的增量资金,将会选择估值较为合理、有稳定业绩支撑的白马成长股,即使市场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行,经过2014年调整消化估值、业绩成长确定的白马股也将有相对收益,不会像2014年那样难过;而存量资金继续偏好互联网各细分行业的概率最大。
对此,中信证券(行情,问诊)也有类似观点。其表示,近期监管层的举措改变了资金流入股市的 “乘数效应”与渠道规模,但并未改变货币宽松、资本市场国际化以及改革加速这三个推动上涨的内生动力。依旧看好蓝筹股的投资价值,但当前建议投资者构建更为均衡的配置,避免将头寸过度集中于已经十分 “拥挤”的蓝筹股交易当中,提升组合的风险收益比。建议投资者通过布局白马成长股来实现组合的均衡化。
从盈利增长水平和估值水平两个维度来看,标志性的白马成长股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2014年Wind一致预期的PEG(市盈率/盈利增速)中值仅有0.74,而创业板整体的PEG则达到2.2;从组合配置层面来看,白马成长股也具备“均衡”的特点,具有更高的风险收益比。而且年报密集披露期将至,白马成长股中可能更易出现业绩超预期的情况。
行业选择上,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估值较低的白马成长股;其二,2014年报具备业绩超预期可能的个股。从个股情况来看,业绩可能超预期以及具有白马成长属性的个股主要分布于传媒、变电设备与新能源设备、纺织服装、机械、基础化工、家电、轻工制造、医药和有色金属。综合考虑估值水平、盈利能力、成长性和超预期可能性四个因素,变电设备与新能源设备、农业、汽车、地产、家电传媒和食品饮料行业最具有吸引力。
推荐:中南传媒(行情,问诊) 、保利地产(行情,问诊)、正泰电器(行情,问诊)、长城汽车(行情,问诊)、森马服饰(行情,问诊)、小天鹅 、金风科技(行情,问诊)、伊利股份(行情,问诊)、大北农(行情,问诊)、登海种业(行情,问诊)。
市场关注度:★★★★★
驱动周期:中短期
重点关注:白马成长股业绩超预期
行业热点/
◎数字营销进入爆发期
微信将推广告成为近来机构关注的焦点,数字营销在机构看来也进入了爆发期。
消费习惯变迁、技术变革以及资本扶持三大因素共振下,以精准营销为核心的新型数字营销将加速替代传统营销服务,2015年将是新型数字营销产业的爆发期。广证恒生发表研报指出,在产业爆发期,产业链各个环节均能享受爆发红利;长期而言,更看好技术驱动的平台性公司。
据艾瑞咨询估测,2014年的数字营销规模将达到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34.8%;2017年数字营销市场规模可达2862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4%。数字营销向移动端加速迁移的趋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消费+技术+资本”三因素共振,使数字营销步入精准化新阶段。三大核心驱动力为:1、消费习惯变迁——由线下转为线上,由PC端转为移动端;2、技术变革——基于程序化购买的精准营销显著提升营销效果,交易多方受益,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3、资本热捧——资本加速进入精准营销领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