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编者按:1月4日至1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广东深圳、广州考察时指出,要以中国装备“走出去”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更多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中国标准到国际市场竞争,促进产能合作,实现出口升级、产业升级。
分析人士表示,新一届政府推动装备制业“走出去”的组合拳不断打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大大加快,而电力装备、铁路基建、重型机械等相关板块的市场表现也相对强势,投资潜力较大,一度成为市场焦点。今日本文特对上述三大板块及龙头个股进行深入分析,发掘其中投资机会,供投资者参考。
电力装备 成本优势显著
在电力装备“走出去”的背景下,资金已开始悄悄布局电力装备概念股,统计显示,最近5个交易日大单资金净流入超1000万元的个股有东方电气(行情,问诊)、上海电气(行情,问诊)、许继电气(行情,问诊)、佳电股份(行情,问诊)、国电南自(行情,问诊)、中超电缆(行情,问诊)、合康变频(行情,问诊)、自仪股份(行情,问诊)、东北电气(行情,问诊)、智慧能源(行情,问诊)、万马股份(行情,问诊)、*ST天威(行情,问诊)和正泰电器(行情,问诊)。
中国电力装备技术先进,成本优势显著,具备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力行业为配合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占领制高点行业,在电力装备产业的国产化和关键技术掌握上下足了工夫。电力装备无论在发电设备(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输变电设备(包括特高压)、低压电器等细分领域普遍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主研发和大规模生产制造经验,技术实力与外资电气巨头可比肩,且国产成本优势更为显著,在发展中国家的电力需求改造建设中,具备较强的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实力。
随着国内用电增速的放缓,电力装备供应相对过剩,东北证券(行情,问诊)认为,出口海外是消化产能的有效途径。如果作为一个纯市场理性的运营商投资主体,在当前用电需求颓势下,对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的新增基建投资的资本开支将相对保守,因为边际的投资可能降低收益回报。虽然不排除国家层面将电力投资作为阶段性刺激保增长的手段,但客观而言,电力设备产能过剩的问题仅靠国内需求消化是有限的,而海外市场可能是广阔蓝海。
中国的电力装备企业已有一定的海外项目设计与总包经验,未来在“一带一路”实施中会有更深度的参与。我国的电力装备龙头企业技术成熟,经验丰富,部分企业也以前瞻性的思维参与承接了国际工程。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金风科技(行情,问诊)的海外业务占比分别达到了17%、22%、11%;输变电设备中,特变电工(行情,问诊)、中国西电(行情,问诊)的海外业务占比分别达到了14%、10%;低压电器正泰的海外业务占比7%。东北证券最看好特变电工和金风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