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萃富网(www.cuiv.com)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编者按:随着相关文件的出炉,集成电路扶持政策最终以基金的方式落实。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制定者、企业经营者行业观察者,主流声音认为,随着政策和资金的到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有机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不过,伴随着资本追逐集成电路,估值虚高、盲目追捧的情绪在市场中蔓延,应引起足够的警惕,所有参与者均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政策发力 产业大环境改善
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日前共同签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这意味着前期被市场热议的集成电路新政,最终以投资基金的方式落地。和之前国家扶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方式相比,此次采用产业投资基金形式,资金来源多渠道,资金运用更加市场化。
谈及此次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一位参与集成电路政策制定的权威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核心就是体现市场化运作,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本身就是一个公司,自身也看中回报。投资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尊重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规律,需要尊重下游市场的客观规律。”
该人士表示,作为产业政策制定方,此次推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行业发展大环境。在已经出台的产业政策、国家科技研发项目支持的基础上,落实产业发展资金,体现了政府引导并吸纳多渠道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决心。以此激活市场,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落实产业项目的推进。“作为基金自身,更加看重投资业绩,投资的出发点一定会对盈利性有更高的要求。当然,基金不止是投入资金这么简单,也会给项目在技术、产品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予以支持。通过基金制度的设计,可以使得出资方和投资方更加尊重市场。”
在该人士眼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保持高度一致。诸多金融性手段,如兼并重组、引入多方资本等,被政策方一再强调。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研发起步很早,但长期以来囿于种种原因投入资金不足,产业规模上不去,产业链不配套,企业小而散,自主发展乏力。根据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实施企业兼并重组,可以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小而分散、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有产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已经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未来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将资源聚焦于重点优势企业,从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航母企业,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做大做强。可以说,政策给未来集成电路行业基于市场化为核心的整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间窗口。
上述权威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政策虽然出台,但在落实层面仍然需要扭转思维。过去不少想投资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普遍认为集成电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第一印象是高投入和高回报,而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风险却没有深刻认知。在国家对扶持集成电路产业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运作的当下,需要投资者意识到集成电路是个风险极大的行业,单单依靠砸钱这么“简单粗暴”的做法,换不来高回报。
证券化潮涌 经营者初尝甜头
在政策出台的同时,一向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已经开始行动。一年以来,集成电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外部的形势不断变为内部涌动的动力,主导着市场的情绪高涨和资本的高度预期。
紫光集团对展讯通信的收购打开了此轮资本市场对集成电路关注的大幕。2013年6月20日,紫光向展讯通信发出现金收购邀约,建议收购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份28.5美元,收购总价约14.8亿美元。7月下旬,紫光与展讯方面宣布最终收购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份31美元,收购总价约18亿美元。2013年11月11日,紫光集团又与锐迪科共同宣布,紫光集团将以现金方式收购锐迪科的全部流通股份,最终收购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份18.5美元,收购总价约9.1亿美元。
另外,在中国业务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澜起科技,去年也宣布被浦东科投收购并从纳斯达克退市。三家在海外上市的优质集成电路企业几乎在同一个时点纷纷选择私有化退市,引发市场广泛猜测。随后的一系列动作已经表明,三家从纳斯达克下市的公司,均有望登陆A股市场。这无论是对板块的估值还是A股相应资质的标的,均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也有不少集成电路公司选择了迅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寄希望借力于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这其中两家设计类公司最为典型,一家是借壳万力达(行情,问诊)的艾派克,另一家是通过参与S舜元股改而上市的盈方微(行情,问诊)。这两家企业一家做耗材芯片,一家做智能终端芯片,对比两家企业不难发现,民企、设计类、轻资产、下游对接竞争较为激烈领域是共同特性,这也反映了目前该类公司对资本市场的迫切需求。
盈方微在借壳S舜元之后,其所在的行业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与公司管理层对话时发现,资本市场已经令盈方微经营者确确实实尝到了甜头。盈方微董事、上海盈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伟杰坦言,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东风”选择比较快速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可谓赶上了一个“好时候”。目前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领域,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发展迅猛,盈方微也在不断扩充业务团队和产品线,把握市场机会。“作为一家轻资产的设计类公司,资产结构决定了银行融资的难度。而芯片的研发投入期较长,能够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对企业做大做强非常重要。”
2012年以前,盈方微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