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作为阔别九年后首只登陆证券市场的权证,宝钢权证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上市两天累计涨幅达到了170%,成交金额累计达到了22.87亿元。这充分说明,投资者对新产品有着强烈的渴望和需求,金融创新在证券市场中将大有可为。同时,作为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引进的一项新工具,宝钢权证的成功上市也充分体现了金融创新对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的积极作用。 然而,投资者在给予新产品极大热情的同时,也应当保持应有的理性。从宝钢权证这两天的走势来看,许多方面都认为,其价格已经较大程度地偏离了理论价格,呈现出较高的投机性。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投资者对新产品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投资者对金融新品种有着强烈的需求,宝钢权证作为一项功能独特的金融新品种,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兴趣亦在情理之中。
其次,现阶段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极大差距,容易引发价格高企。目前,权证市场仅有宝钢权证一只上市,而其发行量仅有3.877亿份,较小的市场存量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供求状况不匹配的矛盾则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
第三,作为一个新品种,市场需要探寻价格定位的过程。权证的定价体系较为复杂,并且理论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即使在成熟市场,权证价格也经常出现偏离理论价格的情况。宝钢权证近两日的走势,可以视为市场初期进行价格发现和定位的"试水"历程。
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在风险防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人士曾明确表示,将对权证的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在宝钢权证上市前,上证所又要求各券商必须与有意进行权证交易的投资者签订《风险揭示书》。这些措施,充分显示了有关部门在风险防范上的良苦用心。
但目前的情况是,部分投资者似乎只关注了权证的投机价值。
投资者在积极参与权证的同时,应当充分注意到权证高杠杆、高风险的特征,保持理性投资态度。同时,在公平交易的原则下,作为市场博弈中的一员,任何投资者都应当做好了解风险、面对风险、承担风险的准备。(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