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资的公司为何披上贸易公司的“马甲”?其背后是否又隐藏着国际对冲基金的身影?市场猜测不断。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目前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主要从事有色金属(贵金属除外)、天然橡胶、豆粕、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绿豆、聚乙烯产品、精对苯二甲酸、螺纹钢、线材以及相关产品的进出口和批发等方面的业务。 根据工商信息显示,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为外国法人独资,股东为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简称“Citadel”)。在2014年11月份之前是两位股东,另一位是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据悉,中信联创于2010年出资100万美元投资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占20%股权,但该股权已转让,并于2014年11月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目前未持有司度股权。 这唯一的外资股东Citadel是一家注册于欧洲卢森堡,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国际贸易公司。而其背后或许与全球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 Investment Group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资料显示,这家对冲基金巨头由Kenneth Griffin于1987年创建,管理的资金规模高达250亿美元,是美国第三大对冲基金公司。相对于其强大的市场操作能力,更引人注目的要数请到华尔街“最大牌”的“金融顾问”——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今年4月,伯南克宣布出任该公司高级顾问,他的加盟进一步拉近了Citadel与美联储本就密切的关系。 Citadel于8月2日发出声明,确认账户被限制,并称“在华投资已有15年之久”。“无论是以往,还是近期在中国股市震荡期间,我们自始至终与中国相关监管部门保持积极和有益的沟通。我们在此确认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账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限制交易。目前,本公司各办公室的其他运营正常。我们将一如既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合法开展各项经营。” Citadel是否确定存在“做空A股”的行为,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值得注意的是,其通过外资贸易公司这一载体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一方式不仅从事业务范围更广,也令境外资金进出内地资本市场更为方便。 事实上,除了成立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外,Citadel另一项在华重大布局是设立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去年3月,信拓城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类型为台港澳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Citadel(Hong Kong)Limited,同样有Citadel背景。其经营范围为受托管理海外投资基金企业的投资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投资咨询业务。 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吸引着全球“大鳄”的注意,但国际对冲基金和交易商以贸易公司的名义进入并活跃在中国资本市场,目前似乎仍是监管的真空地带。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如何监管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国际机构和热钱是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