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主力买卖)自主研发了北京市交通打车软件。
★分散染料大幅提价 新一轮涨价周期浮现
5日,分散染料主流品种黑和蓝提价5000-10000元/吨,单日涨幅逾10%。
点评:此轮涨价存在多重支持:一是环保趋严,今年两会政协工作报告关注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涉事工业园区内聚焦了多家分散染料中间体企业,产能紧张还将持续;二是产业链价格传导顺畅,部分下游印染企业已在春节后涨价。业内人士预计,染料价格或将在25日前后再涨10%,未来不排除再翻一番。浙江龙盛 (600352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闰土股份 (002440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是染料行业双寡头,安诺其 (300067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近日出资成立了印染电商公司。
★机构高位博弈雪迪龙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一”字涨停的雪迪龙,在经过周三的调整之后,5日盘中冲击涨停,收盘涨逾5.08%。龙虎榜数据显示,5日雪迪龙前四大买入席位均为机构,而卖出前五大席位中有一个为机构专用席位,其余均为游资席位。
点评:当前市场对环保的关注度提升,雪迪龙作为国内CEMS 的龙头公司,高速增长值得期待,今日多家机构高位入驻,短期有望继续逞强。
★游资连日对倒海能达
海能达股价近期连续异动受到市场关注,5日该股再度登上交易所盘后龙虎榜,成交量为1.64亿股、成交金额达到22.66亿元,3月3日-5日期间累计涨幅偏离值达到22.51%。从龙虎榜信息看,3月3日至5日买入和卖出海能达金额最大的前五席位均为营业部席位。
点评:由于买入金额和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两席均为华泰证券广州天河东路营业部以及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营业部,且买入卖出金额也比较接近,不排除游资近期“对倒”海能达的可能性。
★爱仕达 (002403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定增募资3亿 员工和经销商参与认购
爱仕达拟10.85元/股定增不超过3000万股,募资不超过3.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拟合计认购1660万股,爱仕达1号员工持股计划认购854万股,鑫众12号计划认购286万股。鑫众12号计划的参与对象为符合标准的经销商或其核心人员。
点评:公司员工和经销商分别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和经销商持股计划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进而成为公司的股东,使得公司利益和员工、经销商利益趋于一致,将能充分调动员工和经销商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香水大王”周信钢举牌新莱应材 (300260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新莱应材遭“香水大王”周信钢举牌。周信钢以及一致行动人周晨于3月3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分别买入19万股和11万股,合计增持0.3%股权,增持后所持股份数达到509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859%。
点评:有“香水大王”之称的周信钢携妻女李欣、周晨频频现身二级市场。周信钢家族偏爱小市值上市公司,后续往往有停牌重组。
【重要新闻点评】
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获国资委批准
3月5日晚,中国南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已于近日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则同意此次合并。
与此同时,中国北车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也受到了上述批复。
双方均表示,尽管取得了上述进展,此次合并的实施仍受限于双方签署的《合并协议》约定的其他生效条件和实施条件的满足。
简评:南北车合并相比其他的收购兼并,南北车合并是一个比较创新的交易,是第一次A+H股两家公司的合并。是我国高铁行业今年的一大盛事,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一大焦点。二级市场上,南北车在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复牌后开始连续大涨,昨日午后更在该消息刺激下出现直线爆拉,带动沪指反弹。而在该消息披露前出现如此幅度的异动,让市场质疑其有利好泄露的嫌疑。
欧股指数涨0.81% 欧央行确认QE启动时间
北京时间3月6日凌晨消息,周四,欧洲央行结束3月例会,除如市场预期维持利率水平之外,央行行长德拉吉也对大规模的资产采购项目进行了概要性说明,确认会从下周一启动所谓的量化宽松项目,主要区域指数普遍收涨,欧股指数全天交易中涨0.81%。
泛欧道琼斯指数周三收于393.78点,上涨了0.81%。这是欧股指数2015年内的新高,延续了之前一个交易日中0.76%的涨势。
简评:欧洲央行在1月的时候宣布,将会每个月购买600亿欧元(663亿美元)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务,以此对抗通货紧缩的风险,鼓励区域经济增长,直到2016年9月,或者直到通胀率回升到目标水准:接近但低于2%。一些分析师曾认为,欧洲央行以负的收益率购买公债可能会扭曲公债市场。很明显,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迫使欧元继续下行,美元将维持强势货币格局。
新兴企业实质利好 肖钢:未盈利企业将可以上市 不等于垃圾股
证监会主席肖钢昨日在全国“两会”上表示,“证券法修改草案已提出尚未盈利企业可以上市”。他认为,尚未盈利企业不等同于垃圾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具有新的商业模式、营收较大、研发投入较大等。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称,从监管层透露的证券法修改草案内容看,新证券法将为那些迫切需要融资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互联网等新兴企业带来实质利好。
目前证券法的规定是,企业上市必须符合“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这个要求,该硬性指标将许多具有发展潜力、急需上市融资的互联网公司拒之门外,例如京东商城、新浪微博等。另外,还有一些游戏公司也遭遇同样问题,比如2014年登陆香港创业板的游戏研发公司蓝港互动,该公司因为2012年和2013年分别亏损1.2亿元和4亿元,被迫在海外上市融资。
简评:毫无疑问,最近几年证监会一直在加大力度进行发行制改革,此前强调连续盈利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等新兴企业优质公司上市融资的主要瓶颈,在此前的制度下,A股市场与一些优质高新企业绝缘,比如阿里、东京等。而随着发行制的改革以及即将推出的注册制,A股市场将更有利于新兴企业融资。
【主力动向曝光】
两融余额首次突破1.2万亿元 传媒环保医药三大主线做多
在传媒、环保新能源和医药三类股票融资净买入额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沪深股市两融余额3月4日历史上首度突破1.2万亿元关口。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大盘蓝筹股持续做多动力有限,受此影响,预计两融余额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持续大幅上升的概率有限。
两融余额创新高
本周以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逐渐重新恢复了日创新高的走势。本周四,在融资推动下,两融余额不仅再度创出历史新高,而且首度站上了12000亿元大关。
据WIND数据,3月4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收报12105.2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1974.02亿元小幅增加,历史上首度站上12000亿元整数关口。具体来看,3月4日两市融资余额为12047.00亿元,同步创出历史新高,成为两融余额增长的重要推手。其中,当日融资净买入额为129.02亿元。与融资相比,3月4日融券余额也出现了小幅增长,从前一交易日的56.04亿元提升至58.27亿元,但距离85.02亿元的历史高点还有较大差距。
从行业角度看,传媒、机械设备和非银金融3月4日融资净买入额最高,分别达到了10.23亿元、9.13亿元和8.85亿元,是当日两融余额增长的重要推手。值得注意的是,就机械设备行业而言,其当日融资净买入主要体现为菲达环保、聚光科技、龙净环保等环保新能源类股票融资买入的大幅增加。与之相比,3月4日仅有两个行业出现融资净偿还,分别为休闲服务和公用事业板块,具体净偿还额分别为0.70亿元和0.27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融资余额增长是两融余额提升的主要力量,而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对融资余额的增长又具有关键意义,但目前由于经济低迷、场外资金入市脚步放缓等原因,权重板块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有限,这可能导致两融余额后市上升速度逐渐放缓。当然,在市场风险偏好继续保持高位的背景下,融资推动两融余额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出现改变迹象。
短期做多主线明朗
融资余额上涨速度可能放慢,意味着市场做多机会将更多体现为结构性特征,而从近期融资买入数据看,部分新兴产业内的相对滞涨品种获得了重点关注,这也使得短期市场做多主线逐渐明朗。
从近期个股表现看,大盘蓝筹股和以电子为代表的高科技类股票都出现了明显上涨,前者是在2014年四季度大幅逼空,后者则直接引领了今年一季度的“中小创”行情。但受制于新的存量资金博弈格局形成,上述已经实现大幅上涨的股票很难继续吸引资金关注,而一些相对滞涨的品种则表现活跃。
在剔除掉大盘周期股和科技股后,投资者目前偏好度最高的品种就是一些新兴产业内股价短期涨幅有限的个股。从3月4日两融数据看,传媒和环保新能源融资净买入力度最大,而上述两个板块均在前期表现平平,环保股甚至还出现过一轮在积极政策预期上行背景下的调整。与此同时,医药板块本周也持续出现在单日净买入额较多的行业中,而医药股去年恰恰是新兴产业中表现最为低迷的品种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以来的融资动向已经明确指出了短期内多方资金重点攻击的方向,如果从细分行业看,就是传媒、环保新能源和医药这三大板块。展望后市,在3月份政策预期浓厚阶段,上述三大行业均存在潜在催化剂,加之前期涨幅滞后带来的补涨需求,预计相关行业内的优质股票仍然存在继续上行的空间,建议融资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证.券.报.龙.跃)
中国大幅放宽外资准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将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去年11月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大幅缩减限制外商投资产业条目,从原来的79条减少到35条。
根据这个目录,取消对外资限制的项目主要包括钢铁、乙烯、炼油、造纸、煤化工设备、汽车电子和名优白酒等。同时,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全球最大酒品商帝亚吉欧表示,欢迎中国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2013年,帝亚吉欧全资收购水井坊。
“帝亚吉欧对白酒业在中国的长远前景有信心,将继续加大对四川的投资力度。”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大米表示。
“减少外资在华投资限制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
隆国强表示,中国向发达国家学习的空间很大。通过开放吸引外资,可以带来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更好的人才,对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于1995年首次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法规形式对外公布鼓励、限制、禁止外商在华投资的产业领域。此后,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5次修订了该目录,这将是第6次修订,也是取消限制项目最多的一次。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原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两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幅削减对外商投资限制条目,用“负面清单”模式管理外资,也会让激励对方更多地对中国采用负面清单,更加开放其市场,这有利于中国资本走向世界。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诞生以来,“负面清单”作为一个核心管理模式在自贸区广泛推行,成为最大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