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与
盘中即时聊股】 【我要发表评论】
【字体:小
大】
“两会”时刻 券商在谈论什么?
导语:今年的“两会”会讨论哪些热点话题,会带给我们什么期许和投资机会,我们带你听听部分券商的两会前瞻声音。
3月3日,中国已进入“两会”时刻,要忙起来的不仅是会场的代表委员们,还有我们的媒体记者,当然更包括那些研判中国经济风向的机构研究人士们。那么,今年的“两会”会讨论哪些热点话题,会带给我们什么期许和投资机会,我们带你听听部分券商的两会前瞻声音。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问诊):
1)GDP增长目标下调至7%,新增就业决定“政策底”。我们预期2015年两会期间所公布的GDP目标也将有所回落至7%,而就业状况则是政府最为关注的,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000万人,实际完成1322万人,我们预期2015年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将维持在1000万,实际完成人数可能将低于14年。新增就业人数可能将是政府最为关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政策底”。
2)总量政策延续“积极+稳健”,执行中力度将超去年,政府对风险的关注度上升。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但是,将强调政策“松紧适度”,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与2014年有差别,即货币政策将向更宽松方向调整。在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和整体信用扩张受限的背景下,宽财政将实质性发力。预计2015年安排财政赤字1.6万亿左右,比2014年实际完成赤字大幅增加约5000亿,赤字率达到2.3%的近几年最高水平。
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我们预期政府对风险的关注度上升,着力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3)改革议题热点集中于环保、国企改革、区域协同发展和土地改革。2015年是前期改革领域落实和剩余领域规划部署的关键一年,本轮改革的力度空前,超过过去四轮改革的任何一轮。环保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总体方案、“一带一路”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预计将在两会前后陆续出台。
4)产业政策调整重点会更加突出新产业、新增长点的培育,打造“强国概念”。预计国家会加大对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在创新、互联网融合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兼并重组、产业跨区转移等措施进行存量调整。对于跨区域产业转移,重点关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三大区域战略给以甘肃为基础的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5省、以及以河南为中心的中西部9省的产业转移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
1)下调GDP增速目标至7%左右,上调赤字率至2.4%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预计2015年至少还有1次降息,2次降准
3)改革关键之年,预计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深改革1-10次会议审议或通过的司法、财税、金融、国企、户籍、土地、文化、生态环保、体育等重大改革方案将在2015年落地实施。
4)布置三大区域战略规划(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国企改革、十三五规划。
海通证券(行情600837,问诊):
1)预计15年GDP和CPI目标增速将分别下调至7%和3%。
2)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财政部长也表态“适当加大力度”,预计15年财政赤字率将适度调高,财政支出将继续加码。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意味着央行将大体维持中性适度态度。我们预计M2目标增速将随GDP和CPI目标增速同步下调至12%。
3)新常态下,稳定增长仍需内需拉动,个性化消费与基础设施投资将是重要支撑和保障。“三驾马车”中,消费的重要性将相对提升。而在制造业投资仍需去产能、地产投资远未改善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将成为托底经济的“救命稻草”。
4)区域发展仍是重要战略,也料将成为全国两会的讨论热点。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成为15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重申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而在地方两会中,31个省份也都积极响应和对接国家战略。我们预计区域发展仍然是重要战略,也将成为全国两会的讨论热点,并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5)2015年将是“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收官之年和新环保法的实施之年。预计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仍将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和热点,环保力度只增不减,治理污染势在必行。
6)2015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截至2月底,中央深改小组已召开10次会议,14年深化改革经历了“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的过程,几乎涵盖全部主要领域。预计2015年两会中对于改革的论述将更加注重“质”而非“量”,对各领域展开攻坚战。
7)2015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启之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我们预计这都将在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得以体现,包括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促进要素公平交易、加强收入公平分配三大类。我们预计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扩大地方立法权,以及修订经济领域的部分法律法规,也都将成为全国两会的焦点。
瑞银中国:
1)下调经济增长目标至7%左右。我们认为政府将继续淡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即更加均衡、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