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熊市里安全边际会频繁出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6 6:38:38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如果你经历过熊市,你一定知道在熊市里市场下跌的方式,是一种不分好坏的整体性下跌。安全边际一般以两种不同方式出现:一种是价格不变,价值提升;另一种是价值不变,价格下跌。有价值的股票价格下跌后,就会形成投资机会。 熊市里,大家普遍对好消息麻木,对坏消息敏感。一旦有什么坏消息,人们会纷纷夺路而逃。股价本已低估,又遭遇非理性下跌,这时的安全边际更大。 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种规律性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低买高卖的机会。这就是安全边际操作方法的基本做法。现代证券分析创始人格雷厄姆认为:“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核心。由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涨落不定,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当前交易价格通常是不相等的。但许多公司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价值,训练有素且勤勉的投资者能够精确合理地衡量这一内在价值。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策略,就是指投资者通过公司的内在价值的估算,比较其内在价值与公司股票价格之间的差价,当两者之间的差价(即安全边际)达到较大的程度时果断买入该公司股票进行投资。” 格雷厄姆最后总结说:“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密精炼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巴菲特也指出,“投资人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利用市场无效性所产生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偏差,投资人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用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投资方法和股评家天天说的“高抛低吸”表面上很相似,但问题是高与低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高到多大幅度抛,低到什么程度吸?股评家没有说明,也没有提出判断的原理、规则和方法。 格雷厄姆说:“安全边际概念可以被用来作为试金石,以区别投资操作与投机操作。值得买入的偏离幅度必须使买入是安全的。最佳的买点是即使不上涨,买入后也不会出现亏损,同时,安全边际越大越好。”可以看出,这一原则也比较抽象,没有给出量化的尺度和标准。 根据我们的投资实践研究总结,价格和价值的偏离程度一般超过10%以上才可以作为安全边际,小于10%则缺乏安全性。安全边际出现之后往往会出现更大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常常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促使安全边际出现的第一个条件,是与企业相关的坏的负面消息发生。因为,只有在坏消息出现时股价才会跌,才会给我们低价买入的机会。并不是一切企业发生利空都会形成安全边际。利空越是发生在好的优质企业或稳定经营的企业上,越容易形成安全边际。因为优质企业的价值中枢和内在价值是稳定的,突发利空事件只能影响一时,很难一下子将其发展趋势逆转。对此,格雷厄姆曾说:足够的安全边际往往出现在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发生暂时性的重大问题时。尽管这些问题非常严重,但属于暂时性质,对公司长期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没有根本性的影响。如果市场在企业出现问题后,发生恐慌,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使公司股票被严重低估,就会带来足够的安全边际和巨大的盈利机会。企业稳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长期盈利能力是保障投资本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然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股价精准地反映了消息,但事实从来不是这样的。坏消息总是会被放大,最终过度地反映这个消息。所以真正的投资机会和获利机会主要来自于危机、困境和利空之中,而风险主要来自于激动人心的成长和令人兴奋的利好。这与中国古代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哲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完全一样。 当利空袭来的时候,只有一种情况能让企业被彻底打垮,这个危机足以将企业内部产、供、销、人、财、物等良好、稳定的结构彻底全面击毁。事实上,这样的危机很少出现。 遇到异常情况先快速逃离,是人的本性。这是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突发意外和利空时,市场参与者普遍不做深入的分析,纷纷短时间内集中抛出,其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必然是股价快速大跌。股市是众多参与者组成的集体游戏,股市中很多变化和现象实际是反映了人的性格爱好和想法。价值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由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决定的。趋势交易者总是在确认后才会买卖,因此具有助涨和助跌的作用。随机交易者(也叫盲从者)的交易则是随机和随意的,看见涨就买,看见跌就卖,决策是靠眼睛而不是靠脑子(需要说明的是,他们买涨或杀跌不像趋势交易者有自己的理论,而是完全凭感觉)。他们的抛售往往促成了股价最后一跌,增加了下跌深度,从而也扩大了安全边际。随机交易者就是股市的“虾米”,也是被人宰割的“羊”。有很多人认为个人投资者或者小资金的投资者是股市的“虾米”、“羊”,大资金、大机构是股市的“鲨鱼”、“狼”。其实未必。因为,钱多少与是否能成功没有必然的关系,正确的战略、理念、模式才是成功的关键。 (节选自《熊市 价值投资者的春天》,有删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