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待消息股的辩证操作法:养和追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30 6:04:10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在听消息操作的过程中,有两种方法:一是“追”,一是“养”。追的好处是追好了,获利速度快;但万一追错了,套牢也会很深。养的好处是即使套牢也不会很深,缺点是耗时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这里我们建议的方法是崇尚“追”,力求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需要讲究方法。可以制定一个规则尝试分步追入法:消息来了,如果股价已经开始发动,就先买资金的20%~30%,如果股价快速上升,那么就用这些资金去赚,如果股价下跌,就以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资金逐渐补仓,越跌越买,摊薄持仓成本。一有反弹,就全部抛出,至少能够保本。 当然,这还需要几个方面的配合,大盘要配合,消息经过几次检验,质量还都是不错的,还有就是不断有新的消息来源,万一股价飙升了,剩余资金还能继续寻找其他机会。 实际上,分笔追打股票,包括分笔抛售套牢股票的方法,在实战中可以有很多的招数。投资者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资金看成铁板一块,适当进行灵活运用,尽管可能会降低一些回报率,但是更能够降低风险。这就是“追”和“养”在具体操作中的辩证法。 听消息炒股票应注意的几件事 我一直认为,投资者不应该听消息炒股票,巴菲特也认为投资者应该有独立的判断。但是,总有相当多的投资者热衷于听消息炒股票,在他们眼中,消息就是馅饼而不是陷阱,既然这些朋友热衷于听消息,那么我也退而求其次,说几个听消息应该注意的问题。 几个月前,我向一个朋友推荐买入东方雨虹,当时其股价15元多,他问我有什么消息,我回答:没消息,自己看的。于是,他没有买入,过后东方雨虹上涨到40多元,该君后悔莫及。这说明,很多人喜欢挂钩庄家、董事长、基金经理,如果没有这三样,而仅仅是专家独到见解的推荐,他们往往心存怀疑,而他们不明白,庄家坐庄,也会选择天时、地利、人和,寻找到符合条件的股票,往往比等待庄家散布消息要早得多。 其次,如果两个人同时向你推荐股票,张三说甲股票一个月内能翻一倍,李四说乙股票三个月能涨10%。对于这两个推荐,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选择买入甲股票,因为在他们看来,甲股票具有更大的上涨空间,而乙股票看起来更为一般,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甲股票可能出现下跌,而乙股票能够实现三个月10%的上涨。这是因为,很多水平较差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夸大股票的潜在上涨空间,诱惑投资者买入,而真正有水平的人,往往不会预测股价的上涨空间,因为他们明白,股价能涨多高,很多时候要看环境的变化和当时的市况,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升幅,他们更愿意选择保守的估计。 还有,听消息炒股票有时也像阿凡提种金子。很多时候,一个人初次向你推荐股票,你往往不敢买入,心里想先看看,结果你看到的是,这个股票大幅上扬。然后他向你推荐第二个股票,你结合了第一次的经验,决定少量买点看看,然后股价也是大幅走高,你赚到了钱。然后他向你推荐第三个股票,你终于觉得财神离你如此之近,你满仓杀入,但结果可能并不乐观,你或许斩仓出局,或许深度套牢。有时候,并非是荐股的人有意欺骗,因为大势经过连续的上涨,已经出现了调整的需要,而你在最后才相信荐股的人,恰好赶上回调,被套其实很平常。这也可以理解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有人说,我就那么倒霉,赶上三而竭?还有更倒霉的,就是倒霉定律。即使你赶上了一鼓作气,如果荐股的人向你推荐了多只股票,你经过精挑细选,最终确定了一个目标,然后全仓杀入,你会发现他推荐的其他股票都噌噌地上涨,只有你买入的股票像蜗牛一样爬行,这就是倒霉定律,至于其中的原因,有心理学和博弈论两门学问,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想一想。(北京商报 周科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