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目前点位的投资宝典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3 8:22: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地产股:地产股的旗帜显然是万科A,其目前对应的2006、2007年预估市盈率分别是21和16.30倍,如果考虑到地产股的人民币资产价值与资产重估价值,其目前的价格并不高,且也仍有一定的估值空间。但由于整个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控期和整肃期,行业内公司将优劣分化。万科A目前已不能对整个行业起到呼应的作用,只能与中石化一样作为权重股的个案代表。

  综合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提示着大盘蓝筹股已经从1600点以下的低估状态,1800点附近的估值合理状态,正在走向2000点之上的估值溢价状态,但由于大盘蓝筹股除了自身的估值因素外,在以上盈利路径中还蕴涵着套利价值。因此,目前刚进入估值溢价状态下的大盘蓝筹股离可以战略性做空的估值泡沫化还有相当距离。

  五大看点揭示后期行情走向

  这对于后期行情的启示意义是:

  一是由于进入了估值溢价状态,大盘蓝筹股引导下的行情阶段性压力已经比较沉重,预示着继续高歌猛进的空间已较为有限。但若产生阶段性的调整,回调的绝对空间也并不十分大,更多的仍是结构性调整的继续深化。

  二是在进入估值溢价程度后,如果银行股、地产股带动下的“二八”或“一九”现象继续孤军深入,则需防患阶段性时间内出现大盘蓝筹股调整和绩差股结构性调整混合下的、杀伤力颇大但时间短暂的共振性下跌。若出现此现象,行情将可能会退守而形成阶段性的区域性平衡市。从而在岁末年初阶段达到周期性投资策略再布局的要求。

  三是在10月份以来的行情中,内地机构显得相对比较被动,大多采取了减持的策略。结合11月份行情令多数内地机构“大跌眼镜”,这说明外资资本通过港股和QFII的“内外兼修”,掌握了A股市场相当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行情中的机构博弈已有演变成内资与外资博弈的新动向,这给后期行情增添了新变数。同时,在股指期货与外资的双重挟持下,可能会令许多内地机构在年末阶段不敢再大肆减仓套现。因此,像往年那样出现年末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四是“买中国”是一个国际性的投资战略,而非一个阶段性的行情热点,随着“买中国”国际性理念在银行股、地产股等“中国资产”领域得到重点升华,未来“买中国”还将继续向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等基础产业股蔓延,这可能将是明年行情牛市继续深入的基础和契机。

  五是H股对A股溢价在人民币还没完全自由兑换之前,在A股市场还没全面对外开放之前将成为一个新趋势。因为,股改后A股的股权分置性溢价已经消失;还因为H股是港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需要对港元的计价给予价格补偿;更因为港股是一个国际性资本自由流通的市场,资本决定价格,在国际资本看好人民币资产期间,H股对A股溢价将成一个定势。哪个价格更合理?自然是资本流动性更高的市场价格更合理。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