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岛海尔成功扫货 拟54亿美元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资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5 18:14:1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青岛海尔成功扫货 拟54亿美元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资产】2016年必定将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全面国际化的新起点。继TCL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朗讯、创维收购美兹、海信收购夏普北美工厂后,青岛海尔1月15日晚间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公司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与通用电气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向通用电气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交易金额为54亿美元。因上交所需对相关文件进行事后审核,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2016年必定将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全面国际化的新起点。继TCL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朗讯、创维收购美兹、海信收购夏普北美工厂后,青岛海尔1月15日晚间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公司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与通用电气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向通用电气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交易金额为54亿美元。因上交所需对相关文件进行事后审核,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方案显示,公司此次拟收购通用电气及其子公司所持有的家电业务资产,范围包括:住宅和商业用途的电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仓储、分销、交付、安装、回收、采购、营销、广告、推广、出售和服务等;运营主要家用电器的售后服务网络;出售和/或管理主要家用电器的服务合同。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账面净资产为18.92亿美元(未经审计),估值结果约为54亿美元。经交易双方协商,标的资产交易作价54亿美元,增值率185.41%。交易总对价将以现金方式支付,包括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根据公告,公司初步估计并购贷款的金额约为交易对价的60%。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公司此次交易标的资产总额为35.35亿美元,所有者权益18.92亿美元;其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9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83亿美元、59.08亿美元和46.5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分别为1.76亿美元、2.00亿美元和2.23亿美元。

  曾以33亿美元“卖”与伊莱克斯

  就了解,美国家电巨头GE正面临重新出售家电业务的难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家电业主导者由美国向日本交接,美国企业逐渐淡出全球家电市场,仅剩下包括GE在内的少数几家。随着GE不断向能源、医疗、家庭、交通运输、金融等领域发展,家电逐渐成为集团可有可无的业务,GE也一直在寻求出手家电业务的机会。

  最终在2014年9月,GE以33亿美元的高价将家电业务销售给伊莱克斯。宣告终于甩掉了这个大包袱。当时,通用电气和伊莱克斯公司共同宣布,该交易获得双方董事会的批准,并预计到2015年完成各种交易手续。

  结果就在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因为美国司法部反对,这项收购协议告吹,使得通用电气不得不重启销售家电业务的计划。

  据悉,通用电气家电总部设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在美国5个州拥有9家工厂,拥有世界一流的物流和分销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强大的零售网络关系。2014年,该企业收入达到59亿美元,拥有约12000名员工,其中96%在美国。

  据了解,GE家电业务在美国发展有百年历史,备受美国当地用户的认可。在美国家电市场,GE家电仅次于伊莱克斯和惠而浦,排名第三。

  如果此次收购完成,通用电气家电总部仍将保留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并继续独立运营。海尔承诺将继续投资在美国的业务,不裁员。

  助力海尔品牌出海

  青岛海尔表示,收购还未完成,尚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完成中国发改委备案、通过美国等国反垄断审核等程序。

  事实上,早在2015年6月,青岛海尔整合了海尔集团的海外业务,将能使海尔在西方市场的业务增长提速。

  据介绍,通用电气家电总部仍将保留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并继续独立运营, 由现有高级管理团队引领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业务经营。海尔承诺将继续投资在美国的业务以推动其增长,同时也不会因此交易带来任何设施关闭或岗位流失。这项交易也将为通用电气家电的高品质产品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使其在进一步提升全球业务增长提供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不仅有助于海尔开拓美国家电市场,GE品牌也将成为国内家电品牌打开欧美、日本家电市场的跳板。

  家电企业疯狂海外并购的背后,是中国家电产业发展阶段的升级。中国家电经过近20年的国际化发展,已经走过了业务出货和产品出海的阶段,现已全面步入品牌出海阶段。

  中国家电纷纷越洋收购,表面上是通过收购外资品牌,快速提升市场份额。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外资品牌的过渡,最终实现中国品牌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