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某船厂负责人表示,从南北船的财务公司来看,各自的规模在200多亿美元,合并后组建的集团财务公司规模或能达到500亿美元左右,这笔资金能让很多船厂“有活干”。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船舶等传统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租赁公司,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发挥扩大设备投资和促进产品销售等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原所长陈小洪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如果集团内的财务公司能够实现内部拆借,减少融资量,可协同量增加,融资成本就会下降,这是南北船合并后能够实现的一大利好。
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元林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南北船合并可减少在国内不必要的无序竞争,扩大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优势。但长期看,还要允许地方船企和民营船企能够与其充分竞争。
避免“换汤不换药”
《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15)》显示,南船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36.9%,利润总额23.7亿元,同比增长300%。北船规模更大,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015亿元,但增长速度只有7.6%;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微增。
从业务角度来说,南船涉及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6大板块业务,北船涉及能源装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特种装备、物资贸易5大板块业务。南船的主业是造船,2014年其造船完工1162.5万载重吨,而北船的造船业务在集团业务中占比较小,2014年造船完工604.8万载重吨。
规模与业务有异的两大船企,假如合并,如何整合?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央企合并的一大障碍往往是管理人员的安置,但只要“上面有决心就不是难题”。比如,现有高管职位先保留,能过到龄退休来“消化”。人数较多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可采用此法,同一岗位采取一正一副安置,但享受相同基本待遇,等到合适机会再行调整。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是合并后亟需解决的问题。前述上海某船厂负责人表示,当前的南北船集团层面“只有董事长,没有董事会”,合并后,企业规模更大了,一旦决策出现问题影响范围就更大。因此,实行规范董事会制度是南北船合并必须考虑的问题。
据《中国船舶报》报道,2015年11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南船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会议,宣读了国资委关于聘任中船集团外部董事的通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开始迈出新步伐。
控制管理层级也是合并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前述南船某下属公司负责人表示,当一家集团公司的管理层级大于6层时,最高层对最底层就失去了控制力,“最高层想做什么,最底层执行时可能发生较大偏差,甚至南辕北撤都可能。”
在陈小洪看来,南北船合并要实现协同效应,就得整体上市,把现有的各个船厂变成纯粹的生产单位,统一经营,才能避免“换汤不换药”。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