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结构性机会凸显 险资四季度青睐蓝筹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7 17:57:2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保险资金对二级市场热情未减。在上证指数徘徊于3600点上下之际,保险资金延续了此前对上市公司调研和举牌的热情,择时相继发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保险资金对于银行、房地产、医药等板块价值投资的业绩依然抱有期待,同时也将关注点投向制造业和消费类等与热点相联系的板块或个股。 投资创业板谨“研”慎行 参与调研的某保险机构投资人士认为,市场阶段性波动的预期明显,而IPO重启则说明市场秩序已经在向良性推进,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机构在资金运用方面更应理性为先,把握好投资时机。 从三季度保险资金持仓的情况看,创业板受到了各路险资不同程度的青睐。有券商分析师认为,险资可投资创业板股票作为保监会给险资投资松绑的重要一步,丰富了险资股票投资品种,有利于险资挖掘成长型股票,但也对险资股票投资提出了很高的风险考验。从目前的情况看,保险资金较为偏好热点题材概念股,包括“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国资改革等领域。 而从调研的情况看,保险资金在投资决策上也更加谨慎。在行情短期延续区间震荡的判断下,投资创业板被视为担负风险的行为,蓝筹股仍然是配置重心。在标的的选择上,投资人士承认结构性机会短期显现值得期待,特别是二线蓝筹的补涨应当积极把握。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对于所调研的创业板个股,多数保险机构保持谨慎态度。投资人士表示,虽然保险资金在多个场合与券商、基金、信托等投资机构扎堆调研热门题材个股或挖掘有升值潜力的标的,但出于险资自身特点,在投资行为决策上并不会一味跟风炒作,价值投资理念依然是最终坚持的关键标准。 中小险企风险之剑高悬 与此同时,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风险对于保险资金而言依然是悬梁之剑。保监会人士表示,目前宏观经济环境对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运用构成短期利好。从资产端看,新增固定投资收益率下降,但存量投资价格上升和权益类投资的获益基本可以抵消这一影响,但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相关风险已经开始暴露,二级市场投资的风险值得警惕。 近日,中邮人寿保险首席投资官陈宇在一次业内会议上表示,在承保加投资双轮驱动上,中小公司靠承保实现盈利还面临巨大挑战,投资端仍承担了大量投资收益回报要求。中小公司和大公司竞争很难获胜。面对近两年资本市场跌宕起伏时机,中小保险公司应做出一些有自身特点的工作。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中邮保险整体上的盈利远远高于去年。 百年人寿总裁邹水平表示,价值成长对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尤其重要,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保证业务品质是投资的驱动力。百年人寿近五年来平均的投回报率达到6.2%,在投资新政策下,如何充分利用政策资源,规避市场风险,获取市场机会,需要认真思考。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研究报告》认为,中小寿险公司在投资结构上整体以固定收益类品种为主,在债权计划和其他资产的配置比例高于大型寿险公司,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资金运用渠道窄,收益提升受限。在申请投资牌照和新业务资质时,由于人力、资产规模、资本金、制度、系统风控等多方面的资源劣势,仍面临较高的门槛限制,在投资范围和投资工具的选择上限制较多,能够实际运用的空间有限,更多局限在传统资本市场投资渠道。 保险机构人士认为,对于保险资金在四季度选股而言,9月中旬之后多个板块相继启动上扬行情既可作为参考,也对判断力构成一定挑战。特别是调研活跃的中小保险公司希望在二级市场上有更大作为,但同时面临的权益类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投资行为应当更加谨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