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VR是个什么鬼?与VR沾边的个股多大涨 (附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0 17:55:24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A股市场,近期,虚拟现实设备陆续推出的消息,已引爆相关概念股。安信证券赵晓光预测2016年仅高端的虚拟现实头盔HMD销量就将达到至少400万~500万台,对应十几亿美元市场。 ![]() 不,这肯定不是全部。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VR,推出这款为电子游戏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OculusRift,只是使虚拟现实技术重新走到了台前。 实际上,早在20实际80年代出,VR就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Lanier)提出。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制造、军事航天的模拟训练、地理测绘合成街景等领域,最为人熟知的可能是早年广为宣传的数字圆明园,该项目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复原的圆明园数字影像叠加到现存遗址之上。 专业点说,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是指通过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图像传回产生临场感。“沉浸感”是虚拟现实系统最重要的基木特征。 通俗点说,VR是一场“骗局”,就是用设备虚拟出一个能够足以欺骗大脑的影像,让你认为你眼前看见的东西是真的。 VR所做的是: 1阻断人原有的视觉输入; 2用虚拟影像光线占据全部视觉; 3与影像的交互,达到欺骗大脑的效果。 虚拟现实产业链是怎样的? 虚拟现实可以营造亦真亦幻的环境,可显然不止于此。从显示设备、输入设备、内容制作工具、应用开发、游戏开发、影视制作、传输技术、云服务、媒介、分发,国内外创业者正在打造日益完整的虚拟现实创业生态。 ![]() ![]() 全民创业热潮中 巨头已普遍参与 ![]() 和VR相关的产业链公司都会参与到这场浪潮之中,从手机、可穿戴、电视机到显示屏厂商,从视频网站、在线售票平台到电影院线,从影视娱乐公司、体育公司到游戏公司,从搜索公司、电商平台到软件公司和芯片公司,都不能错过这次新的互联网革命,会进行自己的布局,并不断合纵连横,而一系列创业者创客们的努力则为不同领域的巨头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资本市场上则将发生一连串的并购和借壳。 最终的VR产品一定是一体式,直接与云端内容、应用和计算能力相连,轻量化小于一副眼镜的大小,而不再是一个头盔,通过眼球手势等操作,而非手柄,续航能力能够在10小时以上且没有发热问题。目前限于技术能力和零部件参数,大部分产品仍然需要借助手机、PC、游戏机的计算能力,通过手柄操作,还不能实现Retina视网膜显示。 VR带来的投资机遇有哪些? A股市场,近期,虚拟现实设备陆续推出的消息,已引爆相关概念股。安信证券赵晓光预测2016年仅高端的虚拟现实头盔HMD销量就将达到至少400万~500万台,对应十几亿美元市场。 ![]()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参股暴风魔镜。天音控股:暴风魔镜股东,持股8%,将构建“内容+平台+渠道入口”生态圈;华谊兄弟:持有暴风魔镜5%股权;爱施德:持有暴风魔镜3%股权。 但暴风科技、天音控股均在停牌,目前A股市场上,已经直接涉足虚拟现实、且未停牌的,还有两家: 联络互动:全资子公司数字天域(香港)以1500万美元持有美国公司Avegant的21.02%股份,并联合Avegant公司发布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Glyph; 歌尔声学:独家OEMFacebook和Sony两家虚拟现实布局最深公司的消费级产品,走在全球创新最前沿,将独占虚拟现实浪潮第一波大部分市场份额。 2、虚拟现实产业链上的潜在公司基于VR发展路径和技术的稀缺性,重点关注光学和摄像头相关企业: (1)光学方面:利达光电、三安光电、水晶光电、欧菲光、深天马 利达光电:长期耕耘于光学精密器件市场,与Sony、Epson、Canon、Nikon等日本光学厂商深度合作,在光学投影技术上有深厚积累。公司微投影技术主要采用3Lcd技术,已经在虚拟显示领域有所应用,将分享消费级虚拟显示市场爆发红利; 三安光电:子公司美国Luminus特种光源已经批量应用于飞机前视窗微投影,辅助驾驶,消费电子电脑微投影等各类高壁垒高附加值领域; 水晶光电:公司研制成功LCOS(硅基液晶)封装玻璃,LOCS为虚拟现实未来的显示技术选择之一; 欧菲光:从事摄像头模组制造,给亿思达全息手机提供了带眼球追踪能力的前置广角摄像头,眼球追踪为虚拟现实关键的自然交互技术之一; 深天马A:人眼追踪系统和裸眼3D显示技术已应用于全息手机。 (2)摄像头供应链:控制马达的金龙机电、FPC软板的得润电子、封装的晶方科技和硕贝德。 金龙机电:与利达光电合作目标围绕大光学产业链布局; 得润电子:持有华麟技术70%股权,华麟技术主营设计,制造,销售柔性印制电路板(FPC); 晶方科技: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二大的能为影像传感芯片提供服务的专业封测服务商(影像传感芯片是虚拟现实设备的核心环节之一); 硕贝德:国内领先的半导体集成电路3D先进封装平台。 3后续运营涉及公司不管硬件采取什么形态,围绕视频数据的分析、处理、压缩和传输最重要,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核心支撑,后续运营收益成为商业模式的核心。相关标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东方网力、欧比特等。 海康威视:与乐视网合作,一方面可见乐视网从点对多播放向点和点连接的转型,另一方面可见海康威视视频运营价值的稀缺性; 东方网力:公司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领域市场占有率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在视频联网与控制、海量信息存储与调用、视频智能算法、视频云计算及存储平台等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将充分受益于视频时代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提高的大趋势; 大华股份: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摄像头采集到的海量信息,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提炼有价值信息,需要针对行业特性采用个性化开发模式,提供更多附加值,盈利能力更强; 欧比特:收购的铂亚信息拥有智能分析、视觉分析、行为模式识别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可对视频进行改良和分析。公司视频分析技术还将和卫星运营结合,实现卫星大数据的未来。 虚拟现实面临的挑战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挑战。VR是一场“骗局”,但现有的产品技术实力还不足以完全欺骗人类大脑。 晕动症是虚拟现实设备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一部分使用者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后,会感到头昏、焦虑、眩晕甚至恶心。晕动症对虚拟现实“沉浸感”的破坏性最大。 晕动症的来源在于身体和大脑对运动和静止的感觉冲突,视觉系统会与脑前庭器官发生冲突,如果身体认为在移动的时候大脑却认为静止不动就会发生晕动症,反之如果大脑认为在移动而身体感觉是静止的,则称为模拟眩晕症。 还有一个问题,则是要想想,如果你每秒眼睛接受的信息全部数据化的话,这个数据文件有多大? 且不说一个足以欺骗大脑的影像程序,就算是3D电影文件,一般大小都在15G到20G左右。如果直接从云端点播,我们需要2~4M每秒的下行速度——理论上这是可以实现的,联通的4G网络不是号称下行120M每秒么? 不过,不要忽略另外一件糟糕的事情,鲜有移动设备的电池能够支撑20G大小数据量的持续高速下载。而原因又是计算芯片速度和功耗不够理想——当然,电池本身也不够理想。 芯片、网络、电池——芯片还得考虑计算力和功耗的平衡——都不足以支撑用技术完全虚拟一种感觉的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