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详解&受益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8/14 17:43:26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导语: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306,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下降1008个基点。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二天贬值千点以上。汇率贬值震荡中出现分化的行业投资机会:(1)高出口占比行业;(2)进口价格提升利好进口替代板块;(3)资源品提价利好贵金属;(4)汇率贬值或扩大国内货币政策空间。
海通证券:人民币过去三次贬值时大类资产表现 1、人民币贬值历史回顾 自05年7月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经历了三次贬值,分别是12年5月至8月,14年上半年,以及14年底至15年初。这三次贬值的背景均为经济基本面下行,工业增加值和PPI同比增速下行。 12年5月3日至7月25日,人民币贬值1.3%,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从6.3050至6.3885.14年1月14日至4月30日,人民币贬值3.6%,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从6.0412至6.2593.14年11月6日至15年3月3日,人民币贬值2.65%,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从6.1123跌至6.2743. 2、人民币贬值时大类资产的表现 股市表现:第一次下跌,第二次震荡,第三次上涨。 大宗商品表现:第一次,CRB指数和金价震荡;第二次,CRB指数和金价上涨;第三次,CRB指数下跌,金价震荡。 3、市场短评:震荡市波段反弹 ①人民币大幅贬值既是基本面的反应,也是政策工具。05年7月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经历了三次小幅贬值,分别是12年5月至8月,14年上半年,以及14年底至15年初,宏观背景均是阶段性经济增长较弱。7月出口同比降8%,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政策措施,本次贬值也是促进出口的政策。 ②过去几次人民币贬值,股市表现各异,分别是下跌、震荡、上涨。当前市场关注汇率,一方面是这事可联系美联储加息,另一方面是此次贬值幅度大。对市场而言,核心问题是未来利率趋势和基本面变化,汇率会影响利率也是对基本面的反映。震荡市波段反弹格局未变,新的趋势需要确认美联储加息和汇率波动对流动性的影响、十三五规划等新的亮点。政策底以来市场结构已经分化,投资更重短期确定性,积极财政方向和基本面好的成长股表现更优。 ③中期市场仍有望走向战略反攻,短期投资定向出击,如稳增长的城市管廊建设、通州,国企改革主题,中期精选真成长、增配白马成长股。城市管廊相关公司如伟星新材、纳川股份、永高股份、隧道股份、苏交科、宏润建设、玉龙股份、青龙管业、天业通联,通州相关公司如中国武夷、华夏幸福、首开股份、冀东水泥、金隅股份、中储股份、雪迪龙、碧水源、高能环境。
何志成:人民币汇率贬值对股市不构成利空 今年以来,市场一直在盛传人民币汇率将向下调整。不过此前股市的突然动荡,迟滞了央行下决心的时机。 当股市出现企稳迹象后,央行昨日一早突然宣布“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此言一出,市场立即心领神会,人民币中间价较上日出现了超过1000点的跌幅。 市场之所以早就预期人民币汇率将要调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境外人民币汇率市场与国内人民币汇率市场早就严重背离,而人民币汇率也与中国经济基本面有所背离。 境内人民币汇率一直高估,与央行刻意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相关,而这一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应该是向市场释放“不用死扛汇率”的信号。 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弊端很多,首先是不利于下半年中国经济保增长战略的实施,其次是导致国际外汇市场综合汇率水平不真实,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安排。 最近中国外贸数据较差,对整体经济增长指标形成了拖累。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其实是增加的,但对欧元区和亚洲地区、南美地区都出现下滑,这与欧元汇率、日元汇率等多数国家汇率都对美元大幅度贬值有关。 以欧元区为例,由于欧元适度贬值,这帮助市场稳住了信心,GDP也随之出现正增长。反观人民币汇率则一直偏高,不仅与中国经济基本面产生背离,而且导致相对竞争优势下降,这一点让外贸企业早就怨声载道。 7月份外贸数据公布后,央行或许已经意识到:“死扛”人民币汇率是弊大于利的,即使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角度讲,汇率形成机制也要向国际通行规则靠拢,向以市场决定汇率水平靠拢,尤其要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情况,不能再死盯美元,起码是要盯住一揽子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再不能让美元汇率水平左右每天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 央行提出的“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是指:一是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市场要趋于统一,否则中国央行将渐渐失去人民币在全球市场的定价权;二是人民币汇率要参考国际市场主要货币兑美元的走势,而不能紧盯美元;三是要扩大交易时间,逐步过渡到与国际市场外汇交易时间完全衔接,24小时连续交易。 目前市场的主要担心有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出现连续的大幅度的贬值趋势?二是股市刚刚企稳,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向下调整会不会让股市再度走弱?三是央行有意地调整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影响美联储计划中的加息进程? 由于人民币汇率向下调整必然涉及到人民币资产的定价,从这一点考虑,人民币汇率不可能持续暴跌,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次调整也仍然是可控的,适度向下调整将有利有弊。 对大量借入美元的企业来说,本次调整肯定不利;但对出口较多的企业来说则一定是利好。 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序地进行,对股市中长期影响为正面,而且若考虑到人民币贬值将加大境外热钱沽空A股的套汇成本,降低实际汇率单边升值压力,那么短线也未必是利空,11日上午港股市场国企股、红筹股均出现上涨便是证明。 美联储下半年加息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人民币汇率贬值会不会影响美联储年内加息时点?笔者以为,最主要的还是看美元是不是走得太强——美元稳定,美联储加息计划不会受影响,从11日人民币汇率急剧贬值后的外汇市场动态看,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美联储加息会有全球战略考虑,包括不刺激中国,它当然会忌讳中国(中国最近一直在卖出美债),但人民币汇率主动贬值应该向美联储发出了信号:人民币在与美元脱离紧密关系后,中国不会继续大量卖出美国国债,因为中国也希望美元维持强势。 (作者为独立经济学家)
天信投资:人民币贬值或称为证券市场大利好 周一的大涨注定着周二的走势不平坦,果不其然周二沪深两市平开后经历短暂的震荡上行,终于于早盘收市前开启跳水走势,并击穿3900点的重要支撑;午后顺势下探后,包括有色、央企改革等板块再次活跃,带动指数震荡上行,并呈现加速上攻的趋势。可惜好景不长,临近全天收市,指数再度呈现跳水,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整体上周二市场全天维持震荡格局走势,两市成交超过13000亿,较周一市场有所放大;而涨停板家数仅为130附近,较周一市场超过300家个股涨停有明显的回落,可见成交量的放大主要还是介于获利回吐的压力所致。板块方面几乎持平,其中黄金、跨境电商、旅游、油气改革等板块涨幅居前;运输服务、券商、保险、银行、建筑等板块领跌! 上证指数3914.67-0.34% 最近这两天市场上铺天盖地,一股脑的全是人民币贬值的新闻,似乎人民币的贬值就是证券资本市场的死期。甚至有机构专门做了统计,包括2014年2月中旬、2013年6月以及2012年的5月,人民币都有不同幅度的贬值,随后上证指数出现暴跌。另外,海外经验,特别是新兴市场的本币出现贬值,随后便是股指的暴跌。根据此理论,似乎这次人民币的贬值也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从上面的理论看,似乎看到了人民币的贬值与证券市场具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我们认为其没有仔细推敲本次人民币突然贬值的性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而且要分析国家战略是什么。 首先,本次贬值可以说是管理层主动的行为。8月11日,为增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央行决定完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从这条信息来看,完全是主动的行为,既然是主动的行为,必然会存在深层次、长期远大的战略目的。从7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来看,非常不理想,尤其是出口的增幅下降很大。对于一个要用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而言,出口的增速的下滑是很致命的,央行突然出手实施本币的贬值,表面上看是所谓要符合SDR,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要鼓励出口,带动经济的增长。此外,国家实施一路一带战略和海上丝路的战略,其出发点都是鼓励资本走出去和产品走出去,尤其是对于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走出去,从而带来企业的脱困。而且两大战略也已经在国际上推动了一年,目前正式实施的气短,人民币突然加大波动,带来贬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贬值于股市的关系。前面有几次人民币贬值带来股指的下跌,但是仔细分析,那几次下跌的根本原因不是由货币的贬值引起的,而是有其他的原因,比如2013年的6月份,是管理层主动测试银行系统抵御风险能力,人为带来的钱荒造成的,充其量人民币的贬值因为下跌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因素。另外,人民币从过去7年的8块多元升值为目前的6块多一点,长达7年的升值期,我们也没有看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牛市盛宴,反而是继续出现的长期熊市。所以说股市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跟本币的贬值或者升值关系不是很大。而且我们国家是外汇管制极为严厉的国家,可以说易守难攻,资金进来容易出去难,根本不是诸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小国家可以比拟的。 综合分析认为,人民币的突然贬值完全是人为主导的一次预演,对证券市场的冲击非常小,最多是加大短期市场的波动,仅此而已。目前在国家队大力救市的前提下,市场将一如以往的按照自身的节奏运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军工今天有望继续爆发,因为中航工业旗下的多家上市公司停盘,改革的东风再次吹向了军工,积极关注!
证券时报:人民币千点暴跌 影响最大的股票是它们(名单) 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大幅下降1136个基点,创历史最大单日降幅。 突然大幅贬值,与央行改变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方式有关。央行解释称:一是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报价后,做市商参考上日收盘汇率报价,过去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点差得到一次性校正。二是近日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金融数据使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出现分化,做市商更多关注市场供求的变化,今日中间价报价在上日收盘汇率6.2097元的基础上出现约200个基点的贬值。 消息引发纺织服装和黄金股全线大涨,航空股全线下跌。
机构解读:贬值预期形成 全面降准箭在弦上 民生证券认为,人民币主观有贬值诉求,为了稳增长,央妈对汇率忍痛割爱。过去一年,人民币汇率弹性不够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跟随美元连连攀升,而同期欧元日元金砖国家货币皆大幅贬值10%以上,出口压力山大,加剧稳增长压力。这使决策层面临两难:既要宽货币、降利率、降汇率、保增长,又要稳货币、稳汇率、防风险,过去倾向于前者,目前看来,逐步向前者倾斜,下一步可能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加大人民币弹性,主动释放贬值压力。 国泰君安期货公司外汇研究员王洋认为,此次央行调整中间价形成机制,实质上已经倾向于“贬值预期”的立场,因此人民币兑美元在未来依然会继续贬值,考虑到汇率快速波动或会影响资金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