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充电桩产业链的资本机遇 设备先受益运营具长期优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24 17:39:42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本文涉及重要上市公司:国电南瑞(行情600406,咨询)、思源电气(行情002028,咨询)、许继电气(行情000400,咨询)、森源电气(行情002358,咨询)、科陆电子(行情002121,咨询)

  编者按:2015年以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全国89个示范推广城市中的49个已出台实施细则。与此同时,充电桩数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在此背景下,最近充电桩行业持续升温,各大券商密集推出研报,一致对其高度看好。

  那么,在A股市场,有哪些公司涉及充电桩业务,又有哪些公司最有投资前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细致的研究采访,将陆续对其中的佼佼者进行深度报道。敬请关注。

  在昨日(4月22日)充电桩行业的专题报道中,《每日经济新闻》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本篇报道,主要是对充电桩产业链的详细分解,在充电桩行业千亿市场即将爆发之际,力求通过这样的挖掘,帮助投资者筛选出弹性大、成长快、确定性高的龙头上市公司。

  设备生产最具确定性的受益环节

  记者将充电桩产业链划分为生产和运营两部分。其中,生产环节又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设备提供商,包括充电桩、滤波装置及监控设备提供商;配电设备生产商,包括变压器、高低压保护设备、低压开关配电设备等的生产商;最后是管理辅助设备提供商。

  其中,设备提供商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块,其成本占产业链的50%以上。同时,其拥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在充电桩市场逐步打开的背景下,将是最具确定性的受益环节。

  设备提供商进一步细分,又包括充电桩、滤波装置和监控设备提供商。在当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不少可以直接生产充电桩,比如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奥特迅(行情002227,咨询)等。以业务相对单一的奥特迅为例,其电动车快速充电设备(产品)毛利率在50%以上。

  而从当前的市场份额看,许继电气占据国网60%以上的充电站(桩)项目,国电南瑞占有30%。两家公司均参与并主导了国家电网和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标准的制订。

  滤波装置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森源电气、科陆电子等,监控设备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国电南自(行情600268,咨询)等。

  相对于充电桩,滤波装置和监控设备作为充电设施的主要构成部分,往往被市场忽略。有机构测算,若按照单价25万元估算,滤波器2015~2017年的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58亿元、116亿元和231亿元;而从滤波器公司市占率对应相应市场份额弹性分析,行业净利润率预计将达到20%。

  有券商行业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体来看,从价值挖掘的角度来说,在设备提供商中,受益大、确定性高的环节首先是充电桩,其次是滤波装置,最后是监控设备。由于不少上市公司均对上述环节有所涉及,因此在筛选中可以优先考虑体量较小的上市公司,比如奥特迅、科陆电子等。

  配电设备生产商提供的产品包括变压器、高低压保护设备、低压开关配电设备等。这部分环节的门槛较低,市场竞争激烈。此外,管理辅助设备包括电池及其系统、电池储存架等。有行业分析师认为,配电设备由于竞争激烈,毛利率一般都低于20%,因此并非是理想的投资环节。而辅助类设备费用占整个充电设施建设成本的比例较小,从投资的角度可以忽略。

  充电运营最具潜力的环节

  在充电桩产业链中,运营环节至关重要,因其决定着行业的整体盈利模式。目前,国内的充电设施运营商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石油(行情601857,咨询)和特锐德(行情300001,咨询)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充电设施建设初期,由于投资回报低,电力技术强大的电网企业仍将是充电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比如国家电网便承担着服务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保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需求,完善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积极建设充换电网络等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618座充换电站、2.4万个充电桩。

  从中长期来看,充电设施运营是最具有潜力的环节。虽然短期内充电设施运营板块具有较多不确定性,但随着电动汽车增长放量、私人乘用车充电需求激增以及充电设施建设补贴陆续到位,其盈利模式将逐渐成熟。

  与此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互联网思维下,充电桩的运营模式将更为多元化,比如美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之一ChargPoint,便可以向车主、经销商及制造商提供大量云服务,包括充电站定位、便捷的支付手段和状态远程监控等。

  此外,充电桩也将成为城市位置网的载体和车联网的重要入口,推动位置网、交通网、车联网构建“三网合一”的智慧交通体系,形成未来城市信息物理系统。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看,运营环节将迎来巨大的投资机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