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解释说,社会保险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公共财政安排的部分资金。它一共由7项保险基金组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居民社会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居民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基金。“人们平时说的养老金以及看病报销的医保,都是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支出的。”
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则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由中央政府集中的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拨入资金、国有股减持转持所获资金等及其投资收益等。
“简单地说,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的主力军,负责平时对人们养老金的支付、医保报销以及工伤失业救助等;而社会保障基金是预备队,目前并未安排具体用途,这笔钱储备在那儿以防万一。”白景明说。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说:“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基金,俗话讲是老百姓的养命钱,一旦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这部分钱就能够顶上来。”
养老金结余超3万亿元,近几年不会出现支付缺口
很多人关心,目前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如何?养老金缺口什么时候会出现?
财政部近期公布的预算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186.46亿元,支出33669.1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0408.76亿元。
“这表明,去年整个社会保险基金账上的余钱,已经超过了5万亿元。具体到养老金,累计结余也有3万多亿元。可以肯定地说,目前我国养老金支付不差钱,缺口近几年不会出现。”白景明认为。
从近两年的趋势看,养老保险缴费收入的增长,均低于养老保险支出的增长,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缴费与支出差距加大,前些年积累的余钱就得慢慢往里搭。有专家测算,我国养老金缺口或在2030年左右出现。
“我们现在是未雨绸缪,为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的状况早作打算。”白景明表示,实际上,社会保险基金除了企业和个人缴费收入,公共财政每年给予的补贴也在加大。根据预算报告,2014年社会保险基金中,财政补贴收入为8446.35亿元,今年财政补贴收入将达到9741.75亿元。可以说,百姓养老金的发放是有多重制度保障的。
社会保障基金规模达1.53万亿元,总体收益跑赢通胀
近年来,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收益比较稳定。截至2014年底,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到1.53万亿元。
在保值增值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成绩单可谓亮丽:自2000年成立至2013年底,基金累计投资收益4187.3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13%,超过同期2.46%的年均通货膨胀率5.67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更是再创新高,收益率达到11.43%。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扩大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并进一步拓展投资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主要包括4项内容:
——将基金“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并将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券投资比例从10%提至20%。
——将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的范围,从中央管理企业的改制或改革试点项目,扩大到中央企业及其一级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包括优质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运营方面比较好的民营企业也属于投资的范围。
——将基金的“信托贷款”投资比例上限由5%提高至10%,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棚户区改造这些方面的投入。
——允许基金按规定在“全国银行间一级市场”直接投资“同业存单”,并按照银行存款管理。
“总体判断,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和投资比例结构的改善,社保基金的总体收益会有一个提高。当然,这要以整个经济发展形势和金融市场的表现为前提。”王保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和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保基金会一起做好扩大投资管理有关监管工作,确保安全第一,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在此基础上把资金更多的配置到效益比较好、比较高的领域,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在促发展、稳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人”未交费扩大国企资本积累,划拨资产补充养老金合理
“现在,企业怕的不是税而是费,特别是社会保险支出这一块负担相当重。如果一名员工的年薪是7万元,我们企业的实际支出则在10万元以上。”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表示,这么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个人消费能力。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的缴费比例,企业和个人加起来的,已经超过个人工资的4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