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获批 多股望崛起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7 17:59:32 文章录入:萃富投资 责任编辑:萃富 | |
|
|
2014 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自然吨3185.78 万吨,同比增长7.12%;完成铁路运量1916.61 万吨,同比减少6.06%;完成到煤量301.1 万吨,同比减少17.13%;完成发煤量167.87 万吨,同比减少42.68%。完成集装箱量17.27 万TEU,同比增长23.27%。受煤炭市场低迷、电厂库存高企影响,公司煤炭发运量大幅下滑,而集装箱业务在芜湖市的政策利好推动下,集装箱中转量实现了同比提升。 由于公司部分经营数据低于预期,我们对公司的业绩进行相应下调,预计2014~2016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3 亿元、3.33 亿元、5.05 亿元,对应EPS(考虑新增发后股本)分别为0.07 元、0.12 元和0.18 元。2013 年~2014 年是公司业务模式转型的过渡期,由之前的物流贸易、铁路运输、港口装卸为重点的发展模式,逐渐向大宗电商及物流、配煤、集装箱为重点的发展战略,配煤、电商、集装箱三块业务将陆续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且公司把线上线下,以及物流和港口设施相互融合,实现多项业务的综合协同效应。目前公司定增完毕,大股东现金支持对公司的业务转型形成重要支撑。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4.65~5.03 元。 详细内容可参阅前期深度报告《打造全国最优秀的大宗电商产业链》。 风险提示:斯迪尔平台的坏账风险,港口业务的冲击风险,配煤业务市场拓展风险等。(齐鲁证券) 江西长运:期待收购或产业延伸步伐加快 维持增持评级。2014 年前三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 20、0.9亿,增 13.8%、 -21.9%; Q3 单季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 18.8%、 -14.1%,三季度 EPS0.1 元,由于成本的快速增长,业绩低于我们 0.12 元的预测。维持 2014-16 年的 EPS 至 0.51、0.49 和 0.52 元的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人力成本增长拖累公司业绩表现。我们预计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汽车销售以及客运收入的增长,但是由于人力成本高于收入的增速,拖累了主营业务的表现。2014 年 4 月公司设立鹰潭公交公司,以及人力成本的增长导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1226.4 万(+23.6%) . 公司兼并收购或者向其他产业延伸步伐可能加快。截至 9 月 30 日,公司持有现金 5.3 亿,预计 2014 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接近 4 亿。2014 年 9月公司公告申请 5 亿贷款,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 “依托客运业务优势基础,以旅游业务为核心构建大旅游产业,加快物流产业发展”,及公司现有物流资产较多的情况,我们认为公司加快既有客运业务的兼并收购(过去 13 年持续收购战略),进军旅游或者其他产业的步伐可能加快。 公司现金流充沛,未来资本的回收与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长期前景。 新站投产以及老站资产盘活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现金流。南昌西、南昌及抚州综合客运枢纽预计 2015 年投产。新的客运枢纽投产后,现在使用的抚州长途车站、南昌地区的徐坊、青山客运站将来三年可以逐步盘活。如土地被收储或者采取其他形式的商业开发,将有助于公司利润的增长。 风险提示:客运量下滑及高铁分流超预期,未来资本运作的审批风险。(国泰君安) 宜昌交运:致力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1. 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期,机遇很明显,主要有: (1) 沪渝、沪蓉动车贯通后,游览长江三峡的方式有所变化,传统的“4天3晚”游可能会逐渐被“1日游”或“2日游”取代,而“宜昌-奉节”段是长江三峡的精华段,因此,宜昌有望迎来游客较快增长的时代。 (2) 宜昌所处的鄂西区域,生态完好、旅游资源丰富;“交运*两坝一峡”、“交运*长江三峡”车船结合的新的旅游交通形式受到旅客欢迎,而且将“一江”(长江三峡)与“两山”(神农架、武当山)及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良性互动;高铁贯通后,鄂西旅游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3) 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将成为鄂西旅游产业的核心区域,而公司几乎控制了宜昌全部的客运站场和长江客运码头,这些是鄂西旅游的大动脉和大入口。 (4) 三峡1日游产品——“交运*两坝一峡”已进入快速、良性发展阶段;三峡2日游产品——“交运*长江三峡”也即将推出;通往宜昌主要景区的“交运*景区直通车”也初具规模。可以这么说,面对宜昌乃至整个鄂西旅游业的未来,公司已做了比较充分的布局。 (5) 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确定公司为三峡旅游新区投资主体,将“三峡游客中心”设立在公司所属的宜昌港客运站,三峡游轮中心项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开发,西陵峡口风景区文化旅游项目交由公司主导开发。 (6) 公司以前主要从事客运业务,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做得很好;旅游业本质上是服务业,良好的管理能力,是未来成功的关键。 2. 当然,公司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1) 相比高铁,中长途汽车客运劣势明显;高铁网逐渐形成,公司道路班线客运特别是中长途客运业务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但公司道路客运业务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实施已经初见成效,道路客运业务已经企稳回升。(这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2) 渝东鄂西及川江综合交通格局的变化,也必将影响公司的旅客运输业务。 (3) 业务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智力支持。需要公司在发展战略、资金资本运作、激励机制、人才 |
|
![]() ![]() |